第 535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冬日馆藏古器物大赏

清顺治 青花梅竹纹笔筒(图一)清顺治 青花梅竹纹笔筒(图一)

岁末真正的冬季景象,往往要源于一场瑞雪。大地银装素裹,人们期盼丰年的心情会凭添一份踏实的喜悦。当然无论落雪与否,亲朋团聚热闹暖心的过年味儿都将驱走寒意,带来新年希望。新春将至,让我们来欣赏一组震旦博物馆收藏的以冬日为主题的器物吧,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喜乐、平安。

 

一、疏梅修竹两清妍

众所周知,自古文人墨客爱梅,皆因其于冬日中凌风傲雪的特质契合了君子对超逸品质的追求,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常常将梅花装饰于文房用品中,以明志正身。在此基础上为配合时代演进,还会有相类纹饰的变体。清初,流行著一种吸收宋代官窑冰裂纹并融合梅花装饰的「冰裂梅花纹」,并以此烧制成各类青花罐、瓶、笔筒等器形流传,至康熙时期又兼烧此类纹饰的五彩瓷,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色。震旦博物馆收藏的「顺治年制」款冰梅纹笔筒(图一),就是「冰裂梅花纹」青花瓷器的典型代表。笔筒外壁铺陈不规则的仿真冰开裂般的网底,其上饰以朵梅与竹叶,钴料以侧笔涂抹法渲染以强调冰质浓淡的不同,呈现一种多层次的视觉效果。将梅花结合冰裂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即表现出梅花玉骨冰肌的姿态,又能展现其不惧严寒的高贵品质,是人们托物言志的载体,这样的纹饰同时代也流行于南方的信纸之上。

明宣德 青花三友四季花卉纹笔盒(图二)明宣德 青花三友四季花卉纹笔盒(图二)

二、不比凡花儿女姿

冬季里在寒冷的北方,常见的花草树木已经呈现萧瑟颓然的景象,但是松、竹、梅则能够藐霜傲雪,独秀于天地之间,古人有感其抵御严寒、顽强坚韧的精神,将它们誉为「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成为文人墨客在冬季里争相吟咏、描绘的重要主题。馆藏「青花三友四季花卉纹笔盒」(图二)就是一件很好的例证。此盒呈长圆形,以子母口扣合盒盖和盒身两部分;盒盖遍布卷草纹而盒身则为龟甲纹,分别烘托出一大四小共五个开光,开光内部以缠枝菊花等花卉为饰,平面铺陈、繁而不乱。只是每当打开盒盖时,盖内才跃然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松竹梅三友图,如此含蓄的且欲扬先抑的方式也只有崇尚中庸的国民才会采用的吧!这件笔盒的纹饰虽然是传统样式,但是器型却标新立异,取材于伊斯兰地区。明初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与伊斯兰地区的海陆往来,景德镇御窑厂制造出许多效仿西亚陶器、金属器造形的青花瓷器,类似这样的笔盒就是以伊朗铜器为范本,融合蔓草纹饰和中国岁寒三友装饰元素而成的典型器物。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宣德一朝是大规模署年号款的滥觞,所以此时有「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此器在松竹梅图一面和盒身侧开光里就分别横向书写著「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西汉 羽觞杯(图三)、东汉 庖厨俑(图四)西汉 羽觞杯(图三)、东汉 庖厨俑(图四)

三、天寒欲雪饮此觞

冬令时节,树木萧疏,寒风刺骨,为人们的出行平添得许多障碍。然而此时也是冬藏进补、享受美酒佳肴的好时机。说起酒,必然要带到酒器,馆藏这一件西汉玉羽觞杯(图三)便是汉代高等级的酒器代表。据颜师古《汉书注》中注引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牗雀牍形,有头尾、羽翼」。可见这羽殇杯是椭圆有双鸟翼般耳朵的酒器,因此也得名为「耳杯」。汉代非常流行漆器羽觞,玉器的羽觞则相对较少。馆藏此件玉羽觞杯,质地青白温润,纹饰精美。杯内侧口沿一圈X形线纹,相似及变体大致流行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外壁三条装饰带,中部宽为主纹,雕琢线形龙凤,上下条带包括两翼的耳,纹饰相同都是以深刻线略微营造出浮雕效果的虺龙纹,虺龙纹为春秋时期特有的纹饰,在汉代效仿春秋虺龙的构图方式两两组成兽面,并在雕琢技法上有所突破,这种仿古是创新的继承传统,这足以体现汉代工匠的智慧和巧思。

四、烟火煽赫佳肴出

除夕夜「吃饺子」大概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冬日习俗之一,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体恤百姓冬日之苦,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一起烹煮,再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制成「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寒冬人们便自发吃起了「捏冻耳朵」。这样,医圣的善举成就了一段佳话和一种千年不变的冬日美食——饺子。可是世人是否知道最早的「天下第一饺」的实物是出自蜀汉庖厨俑的俎案上的!除了饺子之外,自古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巴蜀地区在东汉时期民生富裕、文化繁荣,尤其是在饮食结构和膳食制作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今天那些作为丧葬明器保留下来的百戏、乐舞、庖厨等陶俑成为我们了解彼时风俗百态的最佳证明。比如馆藏这件源自四川地区的庖厨俑(图四),表现的是一名头戴巾冠,身著右衽服饰的跽坐厨师,正笑意盈盈的一手握刀,一手按著膝前俎案上的鱼,作烹饪前的剥鳞、切丁的加工作业,其形态栩栩如生,非常具有感染力。

 

清「 三镶久安」玉如意(图五)清「 三镶久安」玉如意(图五)

五、新岁消寒久如意

漫长的严冬,如若细数各种御寒养生的方法,其中最巧便的还要数那「九九消寒图」。 据史料记载「数九」的习俗可追溯至南北朝梁宗懔著录的《荆楚岁时记》,其称「俗用冬至日数不清,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具体而言「消寒图」即是古代历法中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一个单位的特殊记录方式,根据图示的不同,又分为八卦消寒图、铜钱消寒图、文字消寒图以及梅花消寒图等,以此类推延伸出诸多形式。 比如「梅花消寒图」,就是一枝素色雪中梅花图,共有九朵九瓣梅花,每日用红彩描画一瓣,待到全部画完,则等来了冬尽春深。春归固然好,这个中的期盼过程才是最有意趣的部分。在中国文化里,九也是最大的阳数,不仅谐音「久」也与皇权社稷相关,「一言九鼎」「九五至尊」等许多成语都是来自对「九」的崇拜。此件清三镶久安玉如意(图五)不仅融合了「崇九」文化而且体现了吉祥意义。如意这种器物本身起源于古时的「爪杖」,到了清代被广泛应用于陈设、把玩和馈赠等各种场合,尤其在清宫的婚庆、觐见外使和飨宴等重要时刻,更是不可或缺的吉祥佳器。通常如意以玉质较为多见,似这镶嵌玉片、木质作胎,竹丝镶盘于其表嵌入蓝色珐瑯片为饰的却不多见。其首、中、尾部各镶嵌一片镂雕玉饰,此技法称为「三镶」;镂雕白玉中又分别雕琢五只、三只、一只,总共九只鹌鹑于穿梭俯卧于嘉禾之间,因此这「三镶九鹌」取其谐音寓意可作「三镶久安」,可知它不仅是一件玲珑剔透的玉雕制品,更是一件有安邦定国寓意的吉祥用器。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