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料在元代青花瓷里的运用,既可直接描绘为蓝色的纹饰,也可以施于白色图案周边,成为青地白花之类型,如本期所要欣赏的青花梅瓶即属此类作品。

此器的瓶口小而圆,口沿往外凸唇,颈部短,肩部丰圆,腹部深长,腰部以下略为收窄,器底微向外撇。它的胎体灰白,带有一些褐色杂质,釉色白中带青,肥厚莹润,钴蓝颜色深浓靓丽,都是元代的典型特征。
瓶身表面绘画多层纹饰,肩部环绕卷草纹,腹上部披覆四个如意云头纹边框,框内是波涛白马,框外以折枝灵芝补白,其下一圈钱纹,瓶腹中段绘画波涛白龙为主纹,腹下部则是壸门纹边框内填如意云头圆珠纹。
波涛白马的图案是用钴料勾勒出来的,图案内部留白,外侧再用钴料绘画细密的海水。而波涛龙纹则在勾画轮廓之前,先将龙纹形状阴刻在胎体上,由于阴刻线纹可以蓄积较多的钴料和釉料,使龙纹形象更加深刻而鲜明。
类似的青地白花纹饰亦可见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及北京故宫的藏品中,提供读者鉴赏之参考。
元 青花波涛白龙纹梅瓶
高43公分/震旦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