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0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熟龄力崛起你准备好了吗? “企业智库”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全球职场变革节奏持续加快。在少子化与老龄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智囊团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

 

在AI快速替代大量重复性劳动的当下,经验沉淀、决策判断力与人性智慧反而愈显稀缺,这也让“熟龄力”成为近期业界热议的焦点。我身边不少资深专家,凭藉深耕领域的丰富经验与行业洞察,早已在“企业智囊团”中担任关键角色。不同于传统回任、兼职等形式,这些专家以顾问身份为企业提供服务,正视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不少资深专家曾和我分享,这类工作模式让他们的人生下半场,开启了比职业上半场更具活力的“第二曲线”。

 

Q1:为什么“熟龄力”是企业的核心战力?

 

过去,年龄曾是职场里难以明说的“隐形天花板”。但在经济不景气、企业面临生存挑战的现在,企业主普遍碰到缺人才、缺业绩、缺管理的三大难题。这时候,善用“熟龄力”来打造企业专家智囊团,反倒成了解决企业困境的有效办法。

随着科技与医疗技术快速进步,人均寿命大幅延长,銀发族不再是等着退休的“预备役”,而是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能上阵的“超级战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年轻人暂时欠缺的三项能力:

 

1. 经验累积与判断力:

面对不确定性高的环境,长期累积的经验往往能帮企业做出更稳妥的判断,降低尝试风险。

 

2. 责任感与稳定性:

熟龄从业者已经走过职场历程,在情绪控制与责任感上,能给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带来更强的稳定感。

 

3. 跨世代桥梁角色:

以更客观的角度担任新进员工导师,推动组织内的知识传承与企业文化的深度累积。

 

Q2:什么是“企业智库”?

 

我的合伙人Sarah,曾在国外旅居工作生活十几年,累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她提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企业其实应该积极规划属于自己的“专家智囊团”。

在经济上行期,很多企业只要把执行力做好,就能赚到钱。但到了存量市场阶段,比起不断盲目拓展市场,企业反而更该聚焦在如何控管风险、降低尝试成本。

企业智库是汇聚专业与垂直领域实践经验的智囊团,本质是企业延伸认知边界、降低试错成本的“外部手足大脑”与“战略参谋部”。它既能以独立视角研判风险、推演路径,为存量市场中的决策提供前瞻方案,也能辅助日常运营、推动方案落地。

 

Q3:AI当道的时代,为何专家的“经验与人味”反而更重要?

 

当生成式AI加速渗透职场,许多人开始担心饭碗会被取代。但我始终认为:真正打败你的,从来不是AI本身,而是比你更懂得驾驭AI的人。 未来,AI固然不可或缺,但一味追捧绝非上策。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专家智慧与AI能力深度结合,打造出难以取代的竞争力。

从智慧层面来看,AI的价值在于提供方案选项,但唯有经验老道的专家,才能精准判断这些方案的可行性与可信度;从执行层面来看,就算手握“天才等级”的方案,能否在对的时机、集结关键资源并有效落实执行,才是企业真正的“护城河”。AI带来的,其实是人力价值的重新洗牌。它把人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用绝对的效率优势,让人类的智慧与精力,能更聚焦在真正具有战略价值的核心领域。在新一波的人才争夺战中,企业若能有效发挥专家智库的“经验价值”,就能快速筑起竞争门槛,为企业创造关键的领先优势。

 

Q4:中年后如何再启动职涯、重塑职场价值?

 

传统的线性职涯模式,早已在这个时代被颠覆。从一份工作做到退休,不再是主流,如今,从18岁到81岁,都可能面临转型、创业、甚至回到学习的状态。对熟龄工作者来说,“再启动”职涯不只是选项,而是必要策略。人生70才开始在这个时代不再只是口号,而是真实的现况。我最近接触的几个顾客都是70岁才创业,他们在职场都积累了非常充足的经验,在这个年纪再出发完全是想要追求人生的梦想做自己觉得应该且喜欢做的事!

根据多家媒体的统计也指出,熟龄族群对工作的需求不再只是经济因素,更是来自社会参与与心理价值的实现。有45%的熟龄者将再就业视为“维持价值感与人际互动”的重要选择。而企业若能提供有意义的职位与学习资源,熟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将达65%以上。

很多人问我,人生下半场该如何重新出发?我的建议是:

 

•重新定义自己:不是“过去做过什么”,而是“现在我想做什么,为谁创造价值”。

•学习新工具:尤其是数字工具、AI应用,让自己成为年轻团队的合作者。

•建立新角色:可以是讲师、顾问、教练,只要能发挥影响力,就都是新职涯的开始。

•打造个人IP::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酒要香巷子也不能深。要让更多人认识你,我最近用“AI数字人”每月有上万的浏览量,就是最好的例子。

 

Q5:企业该善用“熟龄力”,打造多元共荣的职场?

 

企业若要真正释放“熟龄力”的潜能,我会建议老板们要认真关注以下议题:

 

❶规划企业智库:重视知识资产,为企业建构“预见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引擎。

❷熟龄友善职位:安排符合身心特质的工作,如顾问、培训、品质监控、知识管理等。

❸交棒与共创机制:促进跨代共学,及早培养接班梯队,解决企业人才断层问题。

❹再学习资源:提供在职训练、数字转型课程,降低学习门槛,让熟龄员工跟上变化。

❺重新打造企业文化:大声地告诉员工企业的目标与价值观,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成长。

 

不少企业已开始将熟龄人才纳入“策略资产管理”,邀请我们协助系统搭建智囊团队与机制,甚至有顾客直接将“企业智库”称之为“銀发族顾问团”,专门协助新事业部门评估市场与风险。不得不说这些企业的做法,真的非常聪明,不只是人力补位,而是竞争力加乘。

 

Q6:未来的职场生态?

 

在全球缺工的时代,少子化将成为常态,面对这个不能避免的趋势。在我眼中未来的职场将会“全龄共融”的职场生态,也可以称之为“全龄职场”的新模式。社会的每个世代,都有其独特价值。“熟龄力”的崛起,不是谁取代谁,而是新旧世代共创一个更有温度、更稳健的职场生态。在人才战争中打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企业。

从18岁到81岁,每个年龄段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建议大家一定要保持多元学习的心态,就算企业不提供培训也要自己找地方学习。根据这20多年的猎才经验,年薪百万的职场成功人士,无一不是热爱学习与时具进,疯狂地投资自己创造被利用的价值。投资很重要,而投资自己,一定是投资报酬率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我服务的顾客中,就有不少董事长,邀请来自跨行业、跨年龄的专家担任高管一对一教练跟顾问,通过这样的机制,企业可以高效的方式了解行业动态和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决策提供产生重要的依据。

最后,我想对所有“熟世代”的朋友说:职场从来不会淘汰你,只有自己淘汰自己,因此别把自己当成“快退场的人”,请相信只要你愿意,你仍是职场上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让我们一起善用熟龄的智慧,为你的企业打造专属的“专家智囊团”,善用专家经验,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