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今年由建筑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获得殊荣,成为此奖第53位得主。
细数建筑师山本理显长达半世纪的执业生涯,自1973年创立“Yamamoto & Field Shop”事务所,便极为关注“共享同一空间的社群感”议题,也格外注重打破“公”与“私”的界线,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分野,设计项目不仅遍及亚洲、北欧等地,也以公共建筑、教育机构、集合住宅等三大类型作品最为人称道。
私宅体现理想 拉近人与环境距离
他在1977年的首件作品“山川山庄”,是幢位于长野的林间私宅,从奇特的空间布局,就能看出突破窠臼的雄心。他将客厅与餐室、卧房与厨房等功能各自独立成不同小屋,通过同一屋檐下开阔通敞的走廊,串起不同生活功能,也模糊了室内与户外的界线,让屋主在温暖的季节,能充分感受与环境及大自然的连结。
在观察他的作品时,需要了解相应的时代条件,当时主要道路宽度由四米大幅拓增至26米,随着土地可用面积减少,街面四至五层以上的住商混合建筑也随之快速兴起,剧烈改变了大众的生活环境。这种变化不只是体现在建筑或社会层面,对一般民众的心理感受,也带来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人与人的距离,开始从过往紧密相系的邻里关系,转而变得疏离并充满隔阂。
在这样的认知下,山本理显在1986年的自住宅“GAZEBO”,借由开敞的露台与屋顶花园,创造能与邻里互动,又不失隐密的日常与休憩空间,对时代的改变,提出了应对的主张。
而他1991年设计的“保田洼住宅群”,不仅成为事务所的首个社会住宅案例,也更进一步体现他对建筑与社区邻里的理念。他由传统建筑结构及希腊家庭布局汲取灵感,让110户公共住宅分布于16幢公寓中,并以ㄇ字形环绕居民共享的中庭,也让家户都有面对中庭的阳台,一方面扩展生活空间,另一方面也将居民与周边环境连结起来,从空间不同方面塑造社区的邻里连结与集体意识。
大型建筑 也能创造紧密社群感
到了千禧年,他开始将设计延伸至更复杂的住宅,更能看出他在拿捏“共享”与“私有”之间的功力,以及在现代都会中维系邻里社群关系的理念。
像是2003年的“东云住宅公团”,就是试图在重新开发的基地上,创造出具有多重功能的住商混合社区。上层的住宅借由不同大小的空间配置,让拥有幼儿的小家庭、与长辈同住的跨世代家庭,或是需要弹性空间的独居青壮族群,都能各得其所。
低楼层则规划各种公共设施,借由穿插零售店家、餐厅、艺廊、长青中心、托儿所等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他巧妙利用抬升的二楼广场绿地与步道,将六幢大楼串接起来,形成具体而微的小城,也创造出亲密的社区氛围。
而2004年北京的“建外SOHO”,更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展现他对集合住宅的理想。这处位于天安门广场以东的大型开发案,包含了9栋高耸的住宅大楼以及4幢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小型办公室/居家办公室)住商混合大楼交错其间。
所有的交通运输功能都被导向地下,将所有地面层空间保留给行人使用;最底部三个楼层设为商业用途,容纳177组商业空间,三楼上方并设计成广场,以商家、餐厅、公共设施、下沉式花园与步道,流畅串起整个社区,创造出不同以往的都市社区。
校园建筑创新 激发共融与交流
山本理显另一个出色的设计类型,也表现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一而足。他在多地规划了兼具新颖奇特和教育功能的校园建筑。
像是1999年操刀的“崎玉县立大学”,专攻护理与保健科学,从空中俯瞰,校园像是由两排建筑组成,但其实屋檐底下包含了9幢教学及行政大楼,建筑之间以空中步道、空中露台、斜坡草坪,以及中庭花园互相串接。
他将校园内的大楼设计成不同的玻璃盒子,各个量体均具备高度的通透性,无论在视觉上或实际使用上,都带来更强烈的穿透感与使用弹性,让不同的系所、师生,更容易穿梭其间,互相交流。
所有实验室也都刻意被配置在一楼,让不同科系的研究计划能有更频繁的专业互动,教室、视听室、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系所办公室则分布在校园不同角落,且刻意模糊彼此界线,增加更多的流动与融合。
通透之间 为社区带来更多活力
他在2000年也操刀了函馆未来大学,应对当地较为严寒的气候,山本理显为这座擅长信息科技的高等学府设计了超大玻璃盒子,里头则以宛如山丘般的不同高度楼层交错,营造出阅读区、休闲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同样着眼于激发更多的共融与互动,并凝聚群体共享的亲密氛围。
大厅延伸出的宽阔下沉式空间,除可弹性举办发表会,也能成为头脑风暴的空间。教室、视听室、图书馆则都仅以大面玻璃墙隔开,在一目了然的流动中,创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就连教授的研究室也都特别设计为通透格局,配置轻盈铝质家具,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而在2022年,他也负责规划了爱知县的造形大学校园,由于周边区域主要由政府机构、老旧行政大楼组成,因此崭新的宿舍也特别将融入当地纹理列为设计重点。高楼层空间被设定成开敞工作室,希望能激发更多创意,而图书馆、艺文空间、礼堂、食堂则配置在下方楼层。
整座建筑以预铸水泥混凝土与预铸钢板构成,并以镂空窗格、中庭花园等建筑语汇,让阳光与空气可以自由穿透其间;尤其每当夜幕低垂,灯光点亮之后更能看出设计的通透与澄澈,为周边城市街区带来更富活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