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口双耳扁壶是永乐时期的新兴品类,属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壶口小而圆,颈部短直,腹部扁圆,颈肩之间附加对称双耳,虽然造型模仿西亚伊斯兰地区金属器,表面却多以中国本土题材为装饰,如花鸟纹、茶花纹、牡丹纹、蒲公英及人物纹等等,形成一元多式的设计。
一、花鸟纹直口双耳扁壶
花鸟纹是永乐时期常见的主题纹饰,主要绘于直口双耳扁壶的腹部,风格近似一幅图画。
例如图一为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口沿勾勒弦纹,颈部上下排列竹叶纹,双耳勾画如意形线纹,肩部和腹底环列勾卷状的纹样,宽阔的腹部绘画花卉、绿竹及鸟儿,组成一幅花鸟图。
花卉的枝干从右下角往左边及上下两方伸展,托起许多展瓣盛开的花朵与含苞待放的蓓蕾。一只鸟儿立于中间,宽长的尾羽朝上竖起,身躯往下倾斜,颈部和头部朝前伸出,准备啄取树上的果实。
由于扁壶的腹部呈椭圆形,分岔的树枝以鸟为中点,做左右对称的布局,下方以竹叶补白,压低画面的重心,与俯身向下的鸟纹相互呼应,凝聚观者的视觉焦点。
二、茶花纹直口双耳扁壶
茶花纹常与其他花卉配合,组成具有规律性的缠枝或折枝纹样,但在直口扁壶上,则可以单株的形态作为主纹。
例如图二为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口沿勾勒弦纹,颈部以「*」纹为主体,周边环绕卷草纹,双耳用细笔描边和粗笔填色法勾画出如意纹的形状,肩部垂覆蕉叶纹,窄长的蕉叶以前后交叠的布局构成繁密的景象。
扁圆形的腹部绘画茶花纹,花梗从左下角开始,以波状曲折及左右分岔的形态往右边及上方延伸,中间绘画一朵斜角俯视的茶花,花形硕大,吐蕊绽放,另外一朵较小的茶花位于左上方,二者彼此呼应。
由于腹部宽阔、器面微微隆起之故,使花朵因弧形器面而产生远近之感,勾转灵活的叶片朝往各种不同的方向,呈现迎风摇曳、婆娑弄影之美。
三、牡丹纹直口双耳扁壶
牡丹属于青花瓷器的传统纹样,有缠枝、串枝及折枝等三种类型,在直口双耳扁壶上,多以缠枝或串枝形式作为腹部主纹。
例如图三为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颈部两端以弦纹为框,表面绘画S形卷草纹,双耳勾画如意纹凸显形状,外侧绘画花草装饰,肩部垂覆壼门纹边框,框内填饰花卉,腹部绘画牡丹,腹底环绕双层莲瓣纹。
牡丹花共有四朵,平均分布于腹部中间及左右两侧,花朵采斜角俯视状,重重花瓣往外开展,形状娇艳饱满。花朵之间以纤细的枝条相连,枝条曲折如波,其他分枝上下伸展,布满全器。
四朵牡丹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以硕大的体型强调主纹的角色,蔓延四周的枝叶朝往各个方向,形态生动灵活,凸显「花中之王」的雍容华贵。
四、蒲公英纹直口双耳扁壶
蒲公英是明代的新兴纹样,可与木石花卉组成园景图,也可以单株作为装饰,在直口双耳扁壶上即是腹部的主纹。
例如图四为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颈部绘画蕉叶纹,窄长的蕉叶前后交叠为密聚状,双耳底部勾勒如意形纹,侧边点缀花卉,肩部垂覆壼门纹边框,框内以钴蓝填色,反衬留白的边框与圆珠,腹底亦以相同的壼门纹边框内填白色圆珠纹为饰。
扁圆形的腹部绘画蒲公英纹,四株蒲公英横向排列植栽于地上,茎部由下向上生长,枝条往左右两侧分岔,花朵以不同的角度取象画出朝上仰放或倾斜侧转的形态,种子绒球与叶片穿插其间,构成花繁叶茂的景象。
虽然蒲公英采「V」形构图为基调来开枝散叶,但是花茎的倾斜角度不同,产生右高左低的差异,配合勾转灵活的枝叶与留白,营造出清新活泼的氛围。
五、人物纹直口双耳扁壶
人物纹也是青花瓷器的常见纹样,题材内容随着时代而改变,在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上,以胡人乐舞纹最受瞩目。
例如图五为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颈部以弦纹为框,框内排列双层蕉叶纹,壶耳勾勒如意形纹,肩部披覆蓝底反白的壼门纹边框内填花卉圆珠纹,与腹底纹饰上下呼应。
腹部绘画山水人物图,前景有数堆土坡和树丛,坡底勾勒波纹表示水边景致,中景绘画三人,深目高鼻,穿着胡服,一人张开双臂跳舞,另外二人手持乐器伴奏,后面以连绵的山峦作为远方的背景。
整体的画面布局层次井然,并用大量的留白营造宽阔的空间感,呈现中国传统水墨的风雅韵味。
永乐时期的直口双耳扁壶以禽鸟、花卉及人物为主题,搭配其他附属性的纹样,呈现此一器物的独特造形,部分器物以留白衬托纹饰,富有中西融合的风格。下期将以扁壶为题,介绍永乐时期各式扁壶的形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