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一个新概念,来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的书籍《双重职业》。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于是斜杠便成了多元职业的代名词。
企业及上班族要如何铲除这些不安、突破窘境?
台湾地区2017年人力运用调查报告显示,雇用型态产生明显变化,其中「非典型就业人数」更是首度突破80万人!再者,拥有专栏作家、自媒体人、健身教练等多重身份的Susan Kuang所撰写的「斜杠青年」一书畅销,「斜杠」(slash/)一词也开始蔚为火红,不论是文章报导、各式斜杠相关书籍相继出版以及社群媒体不断强力放送,引发广大讨论,斜杠青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这股新就业趋势下兴起的观念,成为年轻人追求多元人生的方式。
斜杠人生的生涯发展模式来临
随着全球快速发展,工作型态也开始产生变化,未来传统工作可能会被取代或消失,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工作需求量相应地大幅增加,当大家疑惑着自己的工作会不会被机器人或自动化取代的同时,职场工作者所拥有的单一专业技能也已经不足为奇。
此外,加上互联网无远弗届,知识的传递和学习方法不再受限,许多优秀的人才更是跳脱传统朝九晚五的上班模式,甚至不一定在企业内工作,而是悉心经营属于自己的多元多职人生,让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斜杠同样是身兼数职,但和「兼差」不同之处是能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扬光大,成就多收入!以往长辈们给予的职涯建议总会以「兴趣不能当饭吃」来奉劝年轻人选择有「钱途」和「钱景」的工作或事业,但是时过境迁,「斜杠」引领着多职业多收入的趋势,让专业的兴趣也能有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Z世代×斜杠=多元成长
根据资料显示,斜杠族多集中于千禧世代及少部分的Z世代。随着千禧世代逐渐成为职场主力,从小在数位科技环境下成长的Z世代(1995~2000年后出生的人)也即将迈入职场,这两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与职涯发展,既务实又懂得如何善用科技工具来胜任多职身分。
而细数斜杠人才的特质,除了创意思考、具备绝佳的自制力、学习力、整合力、时间管理,勇于开创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他们不像以往工作者只有谨守本分埋首工作,而是抬头实干、重视生活态度,致力于结合工作与生活模式,让工作可以是生活,而生活也是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份。
企业要「迎接」斜杠人才而非「虚应」
目前新世代人才及斜杠人才或许还没造成太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未来势必会逐渐蔓延开来,成为全球职涯新趋势。《一流企业都在用的人才策略》一书中提及:「企业往往不晓得该如何定义人才,更不用说管理了!」未来不论是能够适应产业变化或是推动人才管理革新,已是每个企业势在必行的关键能力,管理者及人资已经准备好面对这些改变、迎接这些人才了吗?
现行企业的传统雇佣关系和管理制度能够吸纳这群新世代、斜杠人才加入吗?因应这股斜杠的新兴就业风气,身为企业的管理者,除了我们的管理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之外,如何贴近这些人才做出什么改变?而人资身为企业人才晋用的把关者,更要思考如何开启与斜杠求职者的对话,打造适性的工作环境和制度,创造企业更高的绩效与获利!
强化HR的选才适性能力
对于斜杠人才,除了尊重与接纳,企业更应该要能够挖掘出其多重潜能与工作职位的适配性。
通常大多数的企业挑选人才时倚重经验值,在徵才条件上会要求需相关科系(所)及具备数年相关的工作经验,然而斜杠人才专精不只一项,举例来说,他可能大学读药学系,毕业后成为药剂师,因为喜欢旅游随后又去考外语及导游执照,经常带团出国旅游,既是专长所学又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能够跨界应用。
因此,企业在面试这些人才时,除了详实评估工作胜任与否,亦应能够透过特殊面谈技巧深入发掘其适性多元发展程度,避免因传统选才方法而错失良才。
了解斜杠人才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其次,除了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空间、明确的职涯发展蓝图,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不受限的挥洒学习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热情,全心全意注入在工作上。
企业可以提供多元丰富的训练课题,建构出完整的一套同仁长期的发展计划与制度,而不是只针对工作上所需、能够达到立即成效的技能加强训练,这对于他们来说太过于索然无味了!
人资单位可以依各部门划分出不同主题和相对应的课程、证照,同时规划课程得分制度让斜杠人才能够依兴趣选课进而强化、发展成专业技能,并成为日后内部轮调、绩效考核、升迁的依据。另一方面,透过如此完善的育才制度也能够成为吸纳人才的活广告,营造出企业爱才的正面形象,吸引这群主观意识强烈、甚至是意见领袖的优秀人才主动加入成为夥伴。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曾言:「心态是影响个人学习、成长、人际关系、终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关键。」现今企业及人才均须拥有快速学习的特质,才能够适应各种变动。随着传统就业类型的式微与斜杠工作者的崛起,企业若要永续经营,就必须懂得未来的世界在等待哪一种人才,并且加以整合、运用各式人才的价值才是致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