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大家想到的是企业要先赚钱,真正赚了钱之后才做些公益,譬如建立慈善机构、捐款帮助弱势团体、学校、社区建设等。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中,看到一些非主流的资本主义创业家,所展现的“仁本”作为而感动。这些创业家因为看到世界上某些人,生活在绝望的困境中,很自然的产生一种愿望与热情,决心协助他们改善生活。
我认为21世纪企业展现社会责任的做法应有所改变!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从设立企业的动机时就开始,设立企业的目地是看见了国家或社会没做的事,或做得不好的事,因而设立企业来达成这样的任务。
企业应该是公益事业
我在20世纪1990年代就主张,21世纪的企业都应该是公益事业,没有营利事业与非营利事业(NPO)之分才是,营利事业与公益事业同时运作与经营,两者并不相冲突。事实上,有些营利事业他们早已默默从事于社会福祉与国家发展的经济建设工作,而达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目地,比政府公共政策的效果还要显著。所以我一再强调,今后的企业都该是“利他事业”,也是不为顾客创造价值无法生存时代的来临,这并非说企业就无法赚钱,而是懂得利他思维的企业更能永续的赚钱。
曾有位在中国大陆EMBA的学员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在某个地区人民取用水非常困难,因为村庄位于高山上,山上又没有湖泊,仅有山下一条小溪流,每个家庭都要有人到山下取水,但有些家庭只有老人与年幼的小孩,根本没有能力去取水。所幸有一家兄弟都很年轻力壮,每天不仅可挑回自己所需的水,还把多余挑回来的水,分给没能力去取水的家庭,后来他们发觉更多人对水的需求,于是更加勤奋的去取水,再以他人买得起的价格卖给人,他们这样做感觉既能帮助人又有成就感。
但越来越多的人来买水,几位兄弟每天从天刚亮就去挑水,到晚上看不到路才回家休息,也确实太辛苦,因此他们为了满足村庄人们用水的需求,就买了马达再用管线把水从山下小溪打到山上的村庄。在有这个想法时,几位兄弟并没有足够的资本,想跟银行贷款又没有财产可抵押,只好转向亲友借,才成立起一家小型的供水公司,后来更进一步将公司蓄水池中的水,以塑胶管线把水直接送到村庄里的每个家庭,还对极少少数付不起钱的家庭免费供水,最后也把所借的钱都还清了。而几位兄弟也因为不必再挑水,就到城市去找工作赚钱,村庄的人则都非常感谢他们设立了水公司。
这位学员讲完故事后就问我:这算不算就是经营企业又尽到了企业社会责任?我说,当然是啊!而且是很了不起的企业家。这就是一门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意,也就是我所强调政府没有办法做到,而以民间的力量来改善人们生活,所以我们不能看轻这种小生意,更要心生尊敬。换言之,也并非有钱人才能做公益,只要人人因为关心而动脑筋并能够力行,即能促进人类生活的进步。
“生态+公益+生意”的创新 事业模式
除此,最近在台湾深受欢迎的电影“看见台湾”,我在《联合笔记》上看到吴仁麟的一篇“看见台湾,看见自己”的短文,说道“空拍摄影家齐柏林的电影‘看见台湾’一上院线,一位创业家马上自掏腰包包场请同仁和亲友看。她说,台湾人将会被这部电影鼓舞,更热烈拥抱和探索自己的土地。”
“到目前为止,‘看见台湾’所引起的种种回响里,除了对台湾环境的关怀,也有不少对于‘公益’与‘生意’的讨论。特别是最近食安风暴成了热门话题,越来越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相信,‘公益’和‘生意’是可以同时兼顾的。”“当一门生意能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正面价值,也一定能得到更广大的支持。这样‘社会企业’的思维将会是下一波台湾社会发展的主流,除了要产业创新更要社会创新,让台湾的明天成为一个更好的社会”。
我更认为发展公益与生意的同时,更要重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所以我说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是要懂得动脑筋,以兼顾“生态+公益+生意”的创新事业模式思维来发展才能长远。
大家从媒体上看到,齐柏林本来只需要再等两年就能拿到的四百万的退休金,但是为了拍这部电影,他一秒也不愿意等,把自己的存款还有房子抵押,又到处借钱才把这部电影拍好,这种勇气与使命感确实令人敬佩。
为什么这部电影能受到广大的回响,我想正是因为现阶段的台湾最欠缺的就是这种敢于梦想的“创业家精神”,所以大家会感动而以行动进到电影院去支持,我也期望这部电影能让大家重新找回被沉闷的社会所浇熄的热情;这种热情是热爱生命,想通过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别人改善生活更显温情,于是因公益而兴起做生意的使命,或因为生意而兴起做公益的责任,将更具有意义。
我再举出大家很容易感受的例子,例如,在台湾有几个便利商店的体系各都有几千家店,每年他们都会把不赚钱的店关闭,若在城市地区这样做是很正常,但如果是在偏远人口稀少的地区就不正常了。因为在人口稀少地区要赚钱不容易,但便利商店在城市地区总体所赚的钱,在偏远地区虽不赚钱,却可作为一种企业社会责任。
换言之,明知不会赚钱,但却能为偏远地区住民服务是一种社会奉献使命,而特别在那些地区设立便利商店,亦是一种尽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又若能用心好好经营,懂得创新,不仅经营便利商店,同时也可以再送货回程,把该地区种植的有机产品带回市区,协助当地物品的销售与流通,改善当地经济的同时,也能使得企业更赚钱,进而开创出多赢的局面。
另外还有一个美国案例Toms Shoes,其创办人布雷克去阿根廷度假时,发现竟有许多小朋友没有鞋子穿,不但有卫生感染的问题,也使小朋友无法正常上学,于是展开了“卖一捐一”(One for one)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成功捐出超过一千万双鞋给六十多个国家的孩童。当布雷克被问到,既然目的是做善事,为何不成立非营利组织,而是开办企业。他说,如果以投入Toms Shoes的资金换算,确实立刻就可以捐出四万双鞋子,但四万双鞋送完之后,就必须靠不确定的募款,也不知道能够持续多久?但用一个可获利的商业模式运作,迄今不但已捐出超过一千万双鞋,而且公司还在持续扩展中。正如Toms Shoes已扩展产品线到眼镜,将营收的部分比例捐助给十个发展中国家,帮助了十五万人改善眼疾及视力的问题。
塑造论语利他的企业文化
企业如何走出社会责任之路,就必须塑造论语利他的企业文化。因为论语利他的“仁本主义”就是“顾客导向”的经营策略,为顾客创造价值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经营境界,甚至能达到“无为而治”经营世界的最高境界。创业家与经营者不妨思考或检视看看,这条可长可远,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