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3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古器物学讲座—明清单色釉瓷器专题⑤ 明清特殊釉瓷器

清雍正.炉钧釉蒜头瓶+瓶身施以铁、钴为着色剂之釉料,低温烧制,釉面呈多色混合之乳浊状,是炉钧釉的特色。+(图一)+++图片来源:《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页+146。清雍正.炉钧釉蒜头瓶+瓶身施以铁、钴为着色剂之釉料,低温烧制,釉面呈多色混合之乳浊状,是炉钧釉的特色。+(图一)+++图片来源:《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页+146。

中国古代陶瓷从原始瓷器出现以来,釉彩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铜、铁、钴、锰等金属氧化物先后被调入釉中作为着色剂,再经高温、低温、氧化焰或还原焰的烧造,产生不同的色泽。

 

明清二代传承早期的基础,在窑工程上不断改良与创新,除了传统釉色精益求精之外,还研发新的釉料,将釉彩发展推上历史高峰。本文选取炉钧釉、紫金釉、白釉、乌金釉及茶叶末釉等品类,介绍明清时期特殊釉瓷器的概况。

 

一、炉钧釉

 

炉钧釉是仿钧窑之窑变釉而产生的新品类,属于二次烧产品,胎体先高温素烧后,再施以铁、钴为着色剂的釉料,经低温炉烧制而得名。

 

炉钧釉主要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釉色参见图一之例。此器为雍正时期蒜头瓶,瓶口状如蒜头,颈部窄长,肩部斜溜,腹部呈垂坠状,器底圈足外撇,足内刻“雍正年制”四字二行篆书款。

 

瓶身表面施炉钧釉,釉层带有乳浊之感,釉面以蓝色为基调,其间掺杂红色和青色等斑点。这是因为釉中含有铁元素与钴元素,随着熔融的釉料彼此相杂、自然流淌,产生大小不一的斑点及随意曲折的不规则线纹。

 

类似的器物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其多色混和的乳浊状釉,正是炉钧釉的特色。

 

 

明宣德.紫金釉水仙盆+此器表面施紫金釉,釉色均匀稳定,口沿没有露白,呈色略暗,亦称「酱釉」。(图二)+图片来源:《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页246,图241。明宣德.紫金釉水仙盆+此器表面施紫金釉,釉色均匀稳定,口沿没有露白,呈色略暗,亦称「酱釉」。(图二)+图片来源:《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页246,图241。

二、紫金釉

 

紫金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的品类,呈色棕红、橙黄或褐黄,因为釉色浓重如芝麻酱色,亦称“酱釉”或“柿色釉”。

 

此一釉色最早创烧于北宋,定窑和耀州窑等北方窑口都有烧制,当时称为“紫定”,明代初期偶见生产,到了宣德时期数量渐多,常见碗、盘、执壶及水仙盆等器类,釉色质感与早期不同。

 

例如图二为明代宣德时期的紫金釉水仙盆,此器由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器身呈椭圆形,口沿微撇,器壁略直,底部平整,其下具有四足,表面施紫金釉,釉色均匀稳定,口沿没有露白,呈色略暗。

 

明清时期的紫金釉呈色较淡,光泽感较强,既有单一釉彩的纯色装饰,也有附加白花及青花红彩等纹样,装饰趋向多元。

明末+德化窑.白瓷观音半跏坐像+此尊造像面容慈悲,法相庄严,表面施白釉,釉色润泽如玉,+是德化窑的代表作品。(图三)+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5清》,页120,图129。明末+德化窑.白瓷观音半跏坐像+此尊造像面容慈悲,法相庄严,表面施白釉,釉色润泽如玉,+是德化窑的代表作品。(图三)+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5清》,页120,图129。

三、白釉

 

明清瓷器的胎体白而细致,罩上透明釉后,即可烧出温润明净的全白瓷器,俗称“白釉”,其中以明初甜白釉瓷和福建德化白瓷最著名。

 

德化窑创烧于宋代,是以外销为主的民间窑场,产品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有青白瓷、白瓷、青花及彩绘瓷等等,其中以明末清初的白瓷最负盛名,尤其擅长制作观音、达摩等佛教人物塑像。

 

图三为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明末德化窑白瓷观音半跏坐像,观音头梳高髻,身披天衣,采半跏姿势坐于高台上,双手抱膝,眼神垂视,法相慈悲庄严,衣褶纹理自然流畅,形象栩栩如生。

 

菩萨表面施白釉,釉面莹润,散发玻璃般的光泽,有化土为玉之感,是德化白瓷的特殊之处。

清康熙.乌金釉瓶+此器的釉色黑金,光亮如漆,质感光润细腻,胎釉+之间结合紧密,为乌金釉特色。(图四)+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5清》,页41,图33。清康熙.乌金釉瓶+此器的釉色黑金,光亮如漆,质感光润细腻,胎釉+之间结合紧密,为乌金釉特色。(图四)+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5清》,页41,图33。

四、乌金釉

 

乌金釉属于高温黑釉,在釉料中配入三氧化二铁与少量的锰和钴等成分,经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的,为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的创新品类。

 

例如图四为康熙时期的乌金釉瓶,圆形瓶口,口沿微敞,颈部短而收窄,肩部圆缓向下倾斜,腹部深长且上宽下窄,瓶内施白釉,外表施乌金釉,釉色纯黑,质感光润细腻,胎釉结合颇为紧密。

 

乌金釉的釉色黑金,光亮如漆,除了单彩装饰外,也常见描金纹饰或锦地开光彩绘,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康熙黑釉盘口瓶、茶壶、笔筒及高足杯等黑釉器物,皆以金彩描绘纹饰,呈现富丽堂皇之美。

清雍正.茶叶末釉执壶+造形模仿明永宣时期的青花单把壶,表面施茶叶末+釉,釉色黄绿相杂,釉面匀净光润。(图五)+图片来源:《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图151。清雍正.茶叶末釉执壶+造形模仿明永宣时期的青花单把壶,表面施茶叶末+釉,釉色黄绿相杂,釉面匀净光润。(图五)+图片来源:《故宫清瓷图录+康熙窑+雍正窑》,图151。

五、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属于高温结晶釉,釉中含有铁和锰之氧化物,经高温还原焰烧制后会析出晶体,在深暗的绿黑色或棕黑色釉层中闪现黄色斑点,黄绿相如茶叶末而得名。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属于民窑制品。到了清代,景德镇窑厂以优质的原料和进步的工法制作,遂成古瓷名品,尤其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品类有瓶、尊及执壶等,大多刻有年款。

 

例如图五为雍正时期的茶叶末釉执壶,此器造形模仿永宣时期的青花单把壶,表面施茶叶末釉,在棕黑色的釉层中闪现黄绿色的斑点,釉面匀净光润,色调沉,风格清雅古朴。

 

除了上述五种釉色之外,清代还有仿古玉釉、蟹甲青釉、铁锈花釉,以及未有定论的厂官釉等特殊釉色,变化丰富,令人叹赏。下期开始,本专栏将以外销瓷为题,介绍古代陶瓷对外输出的概况。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