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8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小细节,大影响

2010年,咨询公司威普罗一共雇佣六百零五位新员工。研究人员决定在新员工入职日那天做个小实验。员工被随机分成三组:一个是依照以往办理入职手续的对照组,另外两个则是额外加上一小时培训与互动的实验组。三组办理入职手续的过程如下:

 

个人认同组:

人资会花一小时在员工个人培训,培训项目包括个人工作与团体讨论,探讨的问题包括:员工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描述自己、什么能让他们感到幸福,以及什么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拿出最佳表现。结束时,会发给新进员工识别证,以及上头印有他们名字的运动衫。

 

组织认同组:

人资会花一小时的时间,聚焦在员工自豪于加入公司,以及愿意接受公司的规范与价值观。包括讨论威普罗的价值观、这家公司为什么卓越,以及有一位绩效优异者来讨论相同问题。这些员工思考分享的内容并进行讨论。结束时,他们拿到上面有公司名称的识别证和运动衫。

 

对照组:

这组实施“威普罗”〈Wipro〉的传统入职流程,没有多一小时的介入。七个月后,人资团队对照三组员工的离职率后,感到相当震撼。他们发现对照组的离职率比个人认同组高出47.2%,比组织认同组高出16.2%。此外,他们还发现组织认同组的离职率,比个人认同组高出26.7%。

 

这样的差异不是企业花更多的钱,添购更多乒乓球桌,或是任何疯狂的额外优待所造成的。当然,花一个小时谈公司价值观,或许对员工留任率尽到一点绵薄之力,但是真正造成重大影响的是“个人认同组”那一小时的对谈,只需要一次,谈论内容为:员工本人重视的事,以及认为自己能如何为团队的成功带来贡献。

 

无论你正在建立公司文化,或是打造一个创意人士的社群,务必要留意一件事:人们都想要感觉到自己被看重,知道自己能在一个职位上贡献独特技能和自我想法。只需要多花一个小时的对话,探索员工能对团队带来哪些价值,就是在向员工发出讯号:公司重视他们,并期待打造一个共同成长与贡献心力的地方。

 

如果光是一场经过设计的入职体验,就能对留住人才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那么公司的传统、对话与聚会的习惯,肯定会对你所创造的文化带来更巨大的影响。有些企业在极度坦诚的文化里蓬勃发展,在这种文化里,只要促进对话,人们就有义务分享想法,就算有人收到的回馈意见是羞辱也一样,而其他组织则发展出友善竞赛的文化。组织里的人孰优孰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尝试建立的文化是否跟这家公司的价值观相符。

 

在百威英博集团〈Anheuser-Busch InBev〉,所有部门的员工无论年资长短,都会受邀去观看最新的营销与广告影片,并给予回馈意见。这样的做法具有包容性,并能促进不同部门的员工彼此接触与交流。

 

建立公司内部聚会的方式,就如同我们为顾客、投资人或朋友创造体验,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都在于给予我们机会,去赋予和发展我们想要的企业文化。毕竟,如果公司漫无目的地从事目前正在创造的新事物,员工将无从得知公司究竟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根据员工参与度调查平台“成功者”〈Achievers〉在英美两国进行的民调显示,只有39%的员工知道公司的使命宣言与公司愿景。更糟的是,61%的员工表示不知道组织具有哪些文化与价值观。

重新思考企业文化

 

在微软,每个员工的识别证上都印有企业使命:“我们的使命是赋能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组织,都能实现更多、成就非凡。”在那里,当你问起任何人,不管是企业高层,或是这周才刚报到的菜鸟,每个人都清楚知道公司努力追求的目标,因为公司文化就是围绕着这项使命建立起来的。

 

这里的关键是,为所有的“象与骑象人”创造一段历程,让员工能围绕着这些核心价值观、文化与使命,对公司有向心力,对彼此有凝聚力。即使最终每个人都会有离开的一天,无论是退休、转行,还是自行创业。但我们能否营造出一种认同感,并让这份感受强烈到就算日后离开了,还是认同这家公司的文化,甚至可能再回来上班。

 

全球顾问公司科尔尼〈Kearney〉称呼离职者为“校友”,这意味着离职者带着在科尔尼工作的技能,迈向职业生涯下一阶段,同时暗示着科尔尼永远欢迎校友们回来。这样宽大的包容气度,使得这群校友们任职于新公司时,也愿意雇佣出自科尔尼的人。无论你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无论你想赋予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都该自问:当员工决定离职,你希望员工如何看待这段工作经历?从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可以作为你重新思考并建构企业文化的理想起点。

 

本文出自:《影响力法则》/天下文化出版社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