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为主题,2021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是特殊的(图一)。博物馆所属的文化领域会主动或被动地对疫情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进行回馈,由此产生的富集和震荡效应足以迫使我们去重新思考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这一主题的提出,既是对2020年以来博物馆界不断反思的总结,也提示这种思考和反思的持续性。
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似乎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据统计,2020年全年博物馆观众人次较2019年平均下降了70%左右,收入减少40%到60%(图二),更有大量的博物馆面临着关闭、歇业的窘境,近一半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收入也持续降低。
而如今在后疫情时代的狼藉危墙之上,我们似乎正在面临一项大型的修复工作,但也不仅如此。所谓「恢复与重塑」,恢复是基础,而重塑则是必要。2020年后的博物馆,或者说从疫情中走出来的博物馆,需要的不仅是恢复如初,更是化茧成蝶的蜕变。
事实上,疫情过后也已有了令人欣喜的实践。法国罗浮宫在线上公开了自己近五十万件的藏品以供浏览;浙江省博物馆联动32家博物馆的线上资源,策划推出了可互动、可延伸的数位展览「丽人行」(图三);先进的科技考古手段和三星堆的黄金面具一起被搬上了直播,各种类型的讲座分享亦透过萤幕即时共享,从数位博物馆、藏品资料的开放,到精心策划整合的云展览,以及文博知识融入的泛博物馆传媒,疫情环境下现实的区域隔离及其它的种种限制使知识传播的自由逆向促动。传统博物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逐步被打破,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教育、展览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回应着时代的发问,恰如支离破碎的陶瓷带着金漆熠熠重生,亦如从古旧壁画中飞出的色彩重新染遍天地万物。
震旦博物馆值此之际,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以岩彩画和金缮技艺为主题的特别活动。简单来说,金缮便是以金漆来修补破损的器物(图四),岩彩画便是以自然矿物颜料为主要着色方式的绘画(图五)。活动中,参与者们通过体验和学习这两种技艺,感受修复和重构的过程,借物观志,在艺术中致敬所有为博物馆的未来而努力的人。
回想1992年起的历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1995年「反应与责任」;1996年「收集今天,为了明天」;2012年「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2018年「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不难发现在近三十年的光阴里,这些词汇其实从未过时。对于疫情,博物馆该如何记录?对于社会,博物馆该如何回应?对于未来,博物馆又该作何打算?过去的议题和成果终成为了恢复与重塑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回答,我们也将永远寻求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