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7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上班族 你开心吗?

面对职场的分叉路口

每个人在职场的处境不尽相同,但往往逆来顺受的机会比平步青云来得多,拥有丰富职场生涯咨询经验的马偕纪念医院协谈中心咨商心理师罗惠群表示,投身职场一段时间后,一旦走到工作存在与发展的分叉路口时,徬徨无助与情绪低落常成了绊脚石,消磨了斗志也浇熄了热情。

罗惠群表示,许多人像Vincent一样,在工作上面临转折,但不见得有绝对的「选择权」;在家庭里,也有长辈与妻小的照顾压力与责任,三明治型态的社会角色与存在,造成了情绪上的负荷,一旦满载无处宣泄,爆发的一瞬间只会来的又急又快。

为什么在职场中不快乐?常见的原因为怀疑工作意义与价值、人际关系的不顺利、升迁与突破的瓶颈、成就感的未达成等,而这些人往往是已工作累积十至十五年的职场中坚份子。

转个弯世界大不同

Roger在银行担任行员十年,工作看似平顺,但同一个工作做了这么久,表现也不差,但职位始终停留原地,他形容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情况,有时真的很挫败,眼看著前方一片茫然,无心无力的情况也深深影响了睡眠品质。

在经过心理师的协助后,发现Roger有房贷要缴、孩子的学费与老人家的紧急医疗资金都不可缺,能够有稳定的工作是维持生活基本开销的支柱,老实说,要放弃,很难!

但工作既然不能求好求进,是否可能安排「未来计划」?

拜网络发达之赐,电子商务已有自辟战场的软实力。

Roger热爱烘焙,做面包不仅用心也有兴趣,下了班回家做面包,算是他撇开工作后露出灿烂微笑的动力,标榜著「给家人吃的面包」还成功在社交网站上贩售,不但补贴了生活费、也重拾了自信心与成就感,不必费心找店面就可以「当老板」,在产品的创造与技术上日渐精进,并将开一家面包店的准备期拉长,白天正职的工作成为实质的后盾,让Roger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转折。

鼓励主动找寻支援

职场倦勤的原因莫衷一是,抱怨与不满常跟随著自己不肯散去,外显性的抱怨把矛头对准了主管或老板,但内显性的不满则是归责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输家,特别是在社会性别角色定位情况下,期待男性在职场上有更多的表现,先生的工作必须优于太太,林林总总的社会包袱与自责,若情绪找不到出口,恐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罗惠群表示,在职场遇到瓶颈与抉择时,最好先找朋友或家人倾诉,针对角色冲突问题可以减少家庭纷争,避免影响婚姻状态,只有愿意把心中的情绪与想法表达出来的人,才能获得更完整的帮助。

为什么不能早一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可能是很多职场人都曾想过的问题。但在这之前,还必须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否也是在求职时只看工作属性、专长特色、薪水福利,而忘了先探究自己是谁?

 

人格型态与职业类别的连结

心理学家提出的性格分类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 MBTI),将人类区分了十六种人格型态,透过指标的归纳,不失为一种测量自我内在类型与职业间连结的明确定位方法,也正因为如此,「觉察自己」往往可以把问题拉到最原始(根本)的位置。

觉察自己并且懂得自己看来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透过厘清内在,重回到内心的状态,许多事情变得迎刃而解,知道自己是谁并且学习与自己相处,可以有效达到压力抒解与情绪调适。

「跟自己在一起」是倾听内心声音最直接的管道,透过跑步、骑车、瑜珈、读书、冥想、禅修,甚至安排一个人的旅行,都是帮助自己听见内心呼喊的最好机会,再重回职场时更可以用最健康的态度面对挑战。

套用股神巴菲特对孩子的管教要点,在职场应用上也十分贴切,其中「审视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投资」,看得出来,以觉察自我努力面对,从回归「人」的状态来思考,才能把附加在自己身上的工作予以排除,找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修得内外功 开创一片天

在台湾,大学毕业生在离开校园前会接受相关人格与职场适应方面的量表检测,以系所、专长、人格特质予以分析,透过评量结果企图厘清脉络,但往往测验做了,有了方向,但仍会受到家庭压力、期待或经济考量而有不同的结局,所以什么人适合什么工作,可不全然都是天注定,仍可凭借著后天的努力与找对方法,在惯性的常规经验中有所解套,开创一片天。

罗惠群提醒,职场生存得「练得内功、学得招式」才能迎刃有余。「内功」主要是充实自我、取得证书、专业能力的精进与提升,帮助自己建立更多的实力以因应挑战;但「招式」可就千变万化,个人巧妙不同,就像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懂得应用得宜也才能够事半功倍。

从点到面找到应对之道

罗惠群鼓励在职场面临困难与问题时要懂得主动寻求支援!咨询心理师可以是信息提供者、厘清问题脉络的分析者、也是很好的倾听者,在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师会将问题的「点」带入「面」的层次考量,更甚者可以从交叉面向深究,以帮助咨询者在繁杂的思绪中,抽丝剥茧找出合宜的应对策略。

以马偕纪念医院协谈中心为例,在每月安排的马偕心灵讲堂中,参加者可以习得招式,更能透过团体治疗模式达到相互交流与分享的目的,此外,目前坊间有许多心灵成长课程或团体,都是在为各个面向提供「招式」,如人际沟通的训练与技巧、说话艺术与口语沟通、心灵成长课程安排等,都提供了相当多的学习方向。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