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2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小心糖胖症! 控制体重 守护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比起正常体重者,肥胖的人发生新陈代谢症候群、糖尿病及高血脂的风险超过三倍,而发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退化性膝关节炎也会增加二倍的风险,更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根据统计,80%的第二型糖尿病友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的情形。显见,糖尿病与肥胖密不可分,这种现象临床上称为“糖胖症”。目前全球的肥胖人口比例已经达到40%。据国家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按照BMI分类标准,国民超重(BMI 24~28 kg/m2)和肥胖(BMI≥28 kg/m2)的患病率分别为34.8%和14.1%。国人过重及肥胖盛行率相较于过往再度攀上新高。糖尿病的罹患率和肥胖人口一样呈现增长,近35年来,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数成长了将近四倍,其中以第二型糖尿病占多数。

 

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极大的疾病负担,消耗了相当大比例的医疗资源。我国成年人中有超过1.14亿为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四分之一。而糖尿病引起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如失明、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截肢等,更是不容小觑,特别是体重过重的“糖胖症”患者,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当高。

「糖胖症」是什么?

知名新陈代谢科专家王治元说明,糖尿病的英文是Diabetes 而肥胖的英文是Obesity,当两者结合后就成为Diabesity 也就是“糖胖症”。 简单来说,“糖胖症”指的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 27以上,有肥胖或体重过重状况的糖尿病患者。国外研究显示,若能将体重减少5~7%,不但可减少胰岛素阻抗,增加血糖稳定性,甚至可以减少血糖用药,减少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王治元强调,“糖胖症”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主要是指因肥胖而导致糖尿病的一群人。直到1989年学者提出“死亡五重奏”的概念,认为此类患者临床症状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及胰岛素阻抗,将它称为“X症候群”,也就是现今大家所熟知的“新陈代谢症候群”。

 

代谢症候群判定标准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围≧90cm(35寸)、女性腰围≧80cm(31寸)

血压偏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备注:以上五项组成因子,符合三项(含)以上即可判定为代谢症候群 

根据这个定义,几乎所有“糖胖症”患者都有代谢症候群,因此“糖胖症”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事实上,“糖胖症”真正隐忧在于,隐藏疾病会比糖尿病患者多,且高血脂跟肥胖通常一定绑在一起,外加体重重也容易造成“退化性关节炎”,王治元强调,当所有不利因子绑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让患者的健康陷入危机。

 

根据研究,对于“糖胖症”患者控制血糖、体重都一样重要,体重若能减少5~7%,不但可减少胰岛素阻抗,增加血糖稳定性,甚至可以减少血糖用药,但偏偏控制体重就是件最困难的事情。王治元说,对“糖胖症”患者而言,体重过重是造成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控制体重相当重要。过去国外研究显示,体重控制可以让患者生化指数回到正常数值,尽管如此仍无法改变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死亡率,王治元分析指出,对于过度肥胖的“糖胖症”患者,单靠运动饮食无法改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必须药物介入才有可能减少死亡的几率。

 

沈峰志专家也持同样的看法,他分享临床案例:一位罹患糖尿病多年的女性,饭前血糖数据364 mg/dL、糖化血色素(HbA1C)8.4%,需要每天早晚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因有家族糖尿病史,她一直害怕最终会像家人一样最终发展成尿毒症,再加上BMI值高达36,已达病态性肥胖标准。经医疗团队评估进行肠胃绕道手术的治疗,术后一个月已不需要打针服药控制血糖即可,至今术后已快一年,糖化血红素已达4.6%(目标值为7%以下),已不需要再服用糖尿病药物,原本因肥胖压迫致使骨关节疼痛的行动不便,也因体重减轻而改善,以前需要拐杖辅助,现在还可以参加路跑活动。

 

沈峰志说明,对于过度肥胖的“糖胖症”患者来说,减重手术可以大幅减轻体重并让大部分患者血糖趋近于正常,最重要的是可降低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有研究发现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率可降至1%。他强调,并非所有的“糖胖症”患者都需要接受减重手术,多数人仍可以采取控制体重的方式。

如何远离「糖胖症」?

1. 改善饮食

可根据每日的饮食内容与营养师讨论出适合个人执行的方法。一般来说,一天少摄取500大卡热量,一个月可以减轻2公斤。

 

2. 规律运动

研究显示,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饭后血糖值以及减轻体重。有氧运动是指超过30分钟的肌肉连续运动,例如:快走、慢跑、跑步、骑脚踏车、游泳或跳绳等。

 

3. 适当药物

降血糖药物对体重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服用之前,可先向医药人员咨询讨论,避免因药物反而造成体重增加。

 

4. 代谢性手术

根据糖尿病学会的建议,对于亚洲族群第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重度肥胖者(BMI>37.5),可接受代谢性减重手术治疗。若合并中度肥胖(BMI 32.5~37.4)且已有良好的生活形态及药物治疗后血糖仍然无法改善者,亦建议接受手术来改善健康。

 

目前治疗“糖胖症”的多种方法中,并没有绝对的准则,最重要的是有积极的心态寻求治疗、配合相关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和协助,并且定期监测记录体重和血糖变化,定期回诊和医师及营养师讨论调整治疗计划,就能够降低“糖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