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3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各种材质的佛造像

一、泥塑

泥塑佛像的起源早,分布广泛,举凡地质环境不适合雕刻的石窟或是佛教寺院,都可以看到泥塑佛像的身影。泥塑佛像外表以泥土塑造而成,内部却有石胎或木胎之别,前者用石料雕成粗坯,表面再敷泥彩绘,后者则以木柱和禾秆为中心,外表敷泥成像。

例如图一为南宋的佛和菩萨头像,此组造像是先用木柱和禾杆扎束为中心,再敷泥彩绘而成。佛首居于中间,顶上肉髻突起,螺发呈锥状突出,造型颇为特殊。菩萨头上梳着高髻,戴着宝冠,冠面镂雕成花鬘状。祂们的面容丰润,五官精巧秀气,充分显示南宋时期温雅秀丽的风格。

由于泥土的可塑性强,能够将佛教造像的脸部五官、表层肌肤及衣饰质感表现得更加细腻,因此广为古人所采用,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洛阳永宁寺,以及山西地区的唐宋辽金时期寺院,都有许多精美的遗存。

二、木料

随着佛教寺院的兴起,木头因为材质轻、取得容易及易于雕刻等因素而被用来制作佛教造像,其造像形式以单体造像为多。

例如图二为元代的菩萨坐像,菩萨头梳高髻,戴着花形耳饰,胸前佩挂连珠串饰,手臂戴着臂钏和腕钏,上身裸露,下身着裙,披肩斜挂左肩,帔帛环绕双肩,顺着臂膀飘垂而下,脸上表情庄严,体格健壮,挺腰收腹,作“安乐姿”。

菩萨表面的贴金彩绘已经脱落,五官、髻发及衣着上的皱折都可看见清晰的雕刻刀痕,还有木质本身的黄褐呈色和纹理,以及风化作用或人为破坏所产生的斑驳凹痕与裂纹,呈现木质雕刻特有的现象。

由于木质造像容易腐朽、害怕水火,常因天灾人祸而被破坏殆尽,所以数量不多,比较著名的遗存散见于山西太原崇善寺、山东省博物馆,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纳尔逊美术馆、萨克勒美术馆及瑞士苏利世美术馆等地,可以作为对照的参考。

三、陶瓷

陶瓷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娴熟,当佛教信仰兴盛之后,为了呼应信众的需要,某些窑厂也开始制作瓶、炉、杯、盘、钵、烛台等供养器具,以及佛、菩萨、罗汉等佛教造像。

例如图三为北齐的菩萨立像,此尊造像属于白陶制品,菩萨具有桃形头光,头上戴着如意宝冠,缯带垂于两肩,上身袒露,肩上披着帔帛,颈戴项饰,胸前佩挂璎珞,下身着裙,右臂曲肘上举,左臂贴身垂放,手中持有宝珠,跣足立于台座上。

菩萨和台座都是用陶土为材料,以模印法制作造型,再送入窑内经高温烧制而成的,质感坚硬,表面没有雕刻刀痕,而是压模印制的现象。此种模印特征亦可见于山东省博物馆所收藏的明代陶瓷达摩像上,是陶瓷佛像的共同特色。

四、金铜

金铜佛像是先用镕融的铜液铸造像体,表面再镀金而成的造像,因为此项工艺发明早,技术纯熟,所制作的造型可大可小、方便携带,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因此广为各代信徒所使用。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金铜佛像始见于东汉时期,而目前所见的佛像遗存中,最早的中国佛像是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的金铜佛,其铸造年代为后赵建武四年,皆早于石雕佛像的制作,可见此一材质在佛教造像的使用中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金铜佛像的题材广泛,常见的有佛、菩萨、弟子、飞天、天王、力士、供养人及狮子等等,其造像以单体为多,也有双佛、七佛及佛与菩萨的组合。

例如图四为明代的单体佛坐像,佛顶肉髻上隆,螺发呈锥状突出,前方有一肉髻珠,身披袈裟,腰间束带,双手叠放为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垫上。

仔细观察佛像表面的颜色,除了头部以石青着色外,整体皆镀上一层黄金,表面散发匀亮的金色光泽,因为造型纹饰皆以铸造法完成,所以没有雕刻痕迹,是金铜佛像的特色。

五、夹纻

夹纻像是运用传统的漆布工艺所制作的造像,又有脱胎像、脱沙像或干漆像等别名。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土塑制造型,贴上麻布后,涂上一层薄漆黏住,然后重复贴布、涂漆等动作至所需要的厚度,等漆干燥凝固时,去除其中的泥土,表面加以彩绘贴饰,即为夹纻像成品。

由于以泥为胎、漆布叠加的方式让造型制作能有一些自由挥洒的空间,因此可以制作出比较繁复的造型。例如图五为明代的韦驮立像,韦驮的脸型方正饱满,面容犹如少年,头戴战盔,身穿甲胄,足套战靴,双手拄着金刚杵,姿态威武而有气势,长长的衣带朝外翻飞,盔甲和靴子以精细的兽面贴花装饰,表面漆金及红彩,展现夹纻像的精工之美。

多元化的造像材质各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和制作方法,也可以从中看到佛教信仰与传统工艺的融合和影响。下期将从材质变化的角度,介绍古代佛像的生坑现象。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