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8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震旦博物馆新展 灵光: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馆于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楼古器物学研究中心展厅开展“灵光: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展”,共计展出两百余件玉器精品,覆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时期及齐家文化,呈现新石器时代“四大文化谱系”的玉器之美。

 

 

2025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将主题定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震旦博物馆一如既往在这个博物馆的节日推出系列活动,包括免费向公众开放,策划特别主题的“白领之夜”讲座与非遗工作坊以呼应对“非物质遗产”与“青年力量”的关注。

 

其中最精彩、最亮眼的莫过于馆内玉器展览推陈出新,不仅于三楼历代玉器展厅换展了18件玉器精品,五楼古器物学研究中心展厅更是隆重推出全新大型展览“灵光:新石器世代玉器特展”。这幅从器物形制出发引领观众逐步深入理解玉器所承载的早期文明精神的“长卷”,在收获诸多好评的同时,也助力震旦博物馆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参观人数达到5,554人,创历史新高。

 

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当时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玉石加工技术,并能使用简单工具制作出精美绝伦的玉器。此时的玉器,除了有生产工具、装饰佩戴的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神秘的信仰意义,与社会等级密切相关;且在材料选择、工艺制作、造型设计、纹饰琢磨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玉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新石器时代最为核心、拥有兼具时间深度与空间广度的“玉器工业”的“原生型”玉文化区主要有四个,分别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系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东南系统;以龙山时期玉器为代表的北方系统;和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西北系统。

 

“灵光: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展”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新石器时代四大区域玉器的造型及艺术特征:通过有序呈现各文化的玉器发展,引导观众对比熟稔器物功能与设计的协同演进;而各文化器物群的并置,则给观众提供了直观感知新石器时代晚期“多元并立”的文化格局的对话空间。

 

展览第二部分则侧重“微观”视角,重点展出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物,并依托博物馆的研究积累,对各器型结合其文化语境进行阐释,从而邀请观众近距离欣赏先人的无尽想像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生活习惯与价值信仰,加深对玉器文化的理解。

 

琢玉成器,观古知今。本次“灵光:新石器时代玉器特展”将在震旦博物馆五楼古器物学研究中心展厅持续开展。特展限定印章、限定版画体验和专题讲座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也已陆续登场。震旦博物馆诚挚邀请各位观众能时常来到黄浦江畔的文化宝盒,一同感受中华文明起源时闪烁“灵光”。

 

 

▲展厅现场

▲红山文化 玦形玉龙

▲后石家河文化 神人玉饰

▲国际博物馆日展厅现场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