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后,行销之战才刚刚开始
以谈恋爱为例,一个男生主动追求女生,在追求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示好,都是为了赢得女孩的芳心;确定两个人之间的情侣关系。但是,当两个人成为情侣后,依旧需要男生继续对女生悉心呵护,这样两个人关系越来越亲密和谐。
品牌亦是如此,品牌所做的广告推广和行销策略,是为了加深消费者对自身品牌的认知,并刺激消费。当消费者完成购买行为后,并不意味着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就不需要继续对他进行行销了。相反,让消费者购买只是行销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行销工作更为重要。
因随着商业时代的转变,品牌传播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售后行销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消费者只能透过电视、广播等管道接收到品牌资讯,品牌很难即时收到消费者的真实回馈。因此,当时的品牌传播是单向的,品牌只需透过密集且大范围的广告行销,烙印在消费者脑海,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如今,互联网全面普及,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卖方和买方的资讯鸿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填平。消费者不但可以透过品牌主动投放的广告去知道品牌资讯,还可以透过协力厂商管道从已购买人群中去了解品牌资讯。这时,品牌传播进入双向模式,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正在缩短,实现即时沟通。
这种情况下,品牌如果只重视售前行销推广,而忽视对购买人群的行销维护,将会影响更多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如同上文所提及,行销如果只停留于卖货层面,虽在短期内实现了销量提升,却无法进行长久的品牌价值输出,甚至还将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品牌在市场上实现口碑传播。
这也正是越来越多品牌在消费者完成购买后的15个工作日内,主动向消费者进行回访,询问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如遇到问题,会及时安排售后人员跟进解决。还有手机等科技品牌,纷纷组建了售后中心,免费解决顾客的后续使用问题,而电商平台的7天无理由退货也是基于此传播逻辑形成的售后行销。
互联网时代下,顾客的注意力被大量的分散,各种属性的平台影响受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顾客有更多的选择;顾客娱乐时间资源被严重分割、分流,品牌主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难,其中阿里线上获客的成本翻了6倍,京东的获客成本翻了1.5倍。所以品牌在获取新顾客的同时,维护好自家的老顾客,也是品牌行销的重点之一。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开发一个全新的顾客,在投入各种成本上,是维护一个老顾客的6倍。」什麽是老顾客?只要完成一次购买行为的顾客,都是品牌的老顾客,如果对其进行再行销,这些老顾客都将成为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会主动对品牌进行二次传播,进行重复购买和推荐更多人购买,他们介绍过来的新顾客,一定是高度认同品牌价值,获客成本也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向新顾客推销产品成功率是15%,向老顾客推销产品成功率是50%。由此可见,老顾客对于品牌而言,有天然的信任感,对品牌的接纳度和包容度更高,很容易达成二次或多次交易。
因此,面对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品牌在开发新顾客的同时,也要对老顾客进行深入的维护和挖掘,从而获得更多的转介绍顾客,既降低了品牌的获客成本,也为品牌注入了新血及稳固的业绩表现。
从品牌传播的转变以及获客成本两方面可以看出,消费者从关注、认可到消费,行销并没有结束,还需要进一步开始行销维护的战略,以达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长久的情感关联,从而深化品牌价值和推动口碑行销。
有知名度,更要美誉度
长期以来,在传播观念和产品观念的影响下,品牌行销最终的意义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他们把行销的重点放在品牌知名度的打造上,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力转化。其实,除了知名度的打造,品牌行销还应在市场上形成美誉度。
互联网时代,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品牌行销除了让自己曝光在亿万消费者的视野中,对品牌建立认知,从而在特定的消费场景想起并实现购买外,还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售后保障,带给消费者物有所值的消费体验,并将这些体验转化为品牌的美誉度。
毕竟,如今消费市场是买方市场,话语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作为消费者,我们在消费的时候,除了考虑产品的功能及价格外,额外的服务和售后管理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
因此,品牌行销除了在市场上打响知名度,促进消费者购买外,还应该在服务和售后方面继续延伸行销策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美誉度和忠诚度,从而降低品牌顾客的流失率,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行销的目的不止是让消费者单纯的购买,消费者购买之后,行销的意义才刚刚开始!你做好准备和你的消费者谈一场「恋爱」了吗?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行销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