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是古代传说的百鸟之王,也是具有吉祥意义的瑞鸟,常见于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上,作为全器的主纹。由于凤鸟属于神话性的动物,与龙纹一样需要云气和花卉的衬托,配合瓷器形制绘于内外器表上,因此本文先介绍宣德青花瓷上凤鸟纹饰的基本特徵,再选取敞口碗、四方炉、蟋蟀罐及高足碗等品类,说明以凤鸟为主题的形纹设计。
一、凤纹样稿
古书记载的凤凰特徵,是鸡首、燕颔、蛇颈、龟背及鱼尾,具有五种色彩,高约六尺,可以依据鸣声来区分雌雄。宣德青花瓷上的凤纹,虽然没有完全吻合,但是小头、细颈、麟身及长尾的形状,与古书描绘不远。
例如图一之宣德时期凤鸟,椭圆首,短勾喙,颈部细长如蛇,双翅开展做飞翔状,尾巴分成二条飘带,飘带二侧皆有细密的毛羽,犹如水草一般,头部和颈部的羽毛亦随风飘展,缓缓飞升。
此种优雅的姿态亦可见于其他宣德时期的青花凤鸟上,只是局部画法略有不同。有的凤鸟头部呈现浑圆的椭圆形,鸟喙尖细;有的凤鸟尾巴为二长一短的飘带式组合,或在其间加上灵芝纹装饰;也有的凤鸟尾羽弯曲如卷草纹,或是分成五束,侧边突出三角形,如旌旗飘扬。
多元化的造形显示,宣德时期凤鸟是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按照时人的领会而绘画的,因此呈现同中有异的形态。
二、凤纹碗形纹设计
宣德青花碗的形式有敞口和直口之分,碗壁或斜或曲,若以凤纹装饰时,大多绘于敞口碗上。
图二为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碗,口沿外敞如喇叭状,器壁向下倾斜,逐渐往内收窄,底部具有圈足。口沿内侧勾勒卷草纹,外表以壼门纹边框内填圆珠纹托底,碗心及外壁都以成对凤纹为饰。
碗心处的凤鸟左右并列,以上下相倒的形态呈一升一降之势。外壁的凤纹如图所示,凤鸟昂首,双翼开展向前飞翔,修长的尾羽加饰灵芝,以首尾相接的形态环绕一周。凤鸟周边散布缠枝花卉,组成穿花凤鸟之题材。
相同的纹饰亦可见于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所出土的明宣德青花凤穿花纹碗上,是凤纹在青花碗上的共同布局。
三、凤纹四方炉形纹设计
青花四方炉是宣德时期特有的品类,目前所见的存世品数量稀少,表面以穿花凤鸟为主要纹饰。
图三为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四方炉,炉口呈方形,口沿向外出唇,颈部短直,腹部外扩为上下皆窄、腰部最宽之状,底下有四个如意折角足。口沿环绕带状灵芝纹,颈部书写年款,并以朵花纹装饰,足部勾勒云纹。
炉身外壁分别绘画一个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部绘画双凤。凤鸟皆为椭圆首和二长一短之飘带尾造形,双翅开展,以首上尾下或尾上首下的姿态并列。二者的喙尖和尾端朝内,身躯倾斜相对,配合菱花形的边框,营造出上下追逐、环绕花丛间的动态。
炉身四壁有二宽二窄的变化,器面纹饰也在基本构图上加宽或缩窄,运用菱花形的边框,突显凤鸟穿花纹在器形上的表现。
四、凤纹蟋蟀罐形纹设计
青花蟋蟀罐也是宣德时期特有的器物,表面除了龙纹、海怪、瑞兽、禽鸟、花卉及瓜果之外,也以凤鸟为饰。
图四为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罐体呈圆柱形,上方加盖,盖面下凹为「坐盖式」,中间有孔可加盖钮,底下具有窄圈足。盖面边缘环绕一圈朵花纹,中间和罐体外壁绘画凤纹。
盖面上的凤鸟回首,水草般的尾羽顺着圆形器面环绕,双翅展开冉冉飞升。罐体外壁的凤鸟成对出现,长长的尾羽状如卷草或旌旗,朝后飘扬,周边散布云朵,在环状器面上产生彼此追逐的效果。
五、凤纹高足碗形纹设计
宣德时期的青花高足碗有圆形和葵花形二类,前者以凤鸟为纹时,大多如敞口碗一般,采用成对双凤纹环绕杯体的状态,后者则会配合器形作开光式的设计。
图五为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高足碗,碗体呈十棱葵瓣式的造形,内底书写年款,外壁如图所示,在每个葵瓣上勾勒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部绘画双凤,以一上一下的姿态营造上下追逐的动感。
类似的纹饰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宣德时期青花葵瓣式高足碗上,甚至该馆所典藏的宣德时期青花葵瓣式洗也有相同的双凤纹,可见此类成对凤鸟、分组装饰的形态,特别适合葵花造形的品类。
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凤纹在神话传说与时人领会中发展出不同的形态,配合器形做单一式、成对式或群体式的布局,展现同中有异的风格。下期将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纹为题,介绍此类纹样的设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