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4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好的沟通不是只有回应而已! 先成为好的倾听者,才能用心体会对方的想法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亟于表达自己,却疏于倾听。──斯蒂芬.柯维

 

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贴切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因为我们常以为,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即可度人之腹。

 

“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这类反应经常出现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总是依本身的经验来解释别人的作为,把自己的眼镜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又怪罪他人“不了解我”。

 

有位父亲曾抱怨:“真搞不懂我那宝贝儿子,他从来不肯听我说话。”

我问:“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对啊!”

我再次强调,他依然不觉得自己有何不对。我只好明说:“难道要了解一个人,不是你‘听’他‘说’,而是他听你说?”

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教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

这位父亲确实完全不明白儿子的心事,他只用自己的观点去揣度儿子的世界,难怪打不开儿子的心。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聆听”也有层次之分,层次最低的是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其次是虚应故事,“嗯……是的……对对对……”,略有反应,其实心不在焉;第三是选择性的听,只听合自己口味的;第四是专注倾听,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听出了真意,值得怀疑;层次最高的,则是“同理心的倾听”,一般人很少办得到。

 

某些沟通技巧强调“主动式”或“回应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但其实仍脱离不了为反应、控制、操纵而聆听,有时这对说话者反倒是一种侮辱。同理心的倾听则是从想要了解对方出发,而不是只为了做出回应;换言之,就是通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

 

同理心和同情有些差别,同情掺杂了价值判断与认同。有时人际关系的确需要多一份同情,但是却易养成对方的依赖心;同理心则是深入了解对方的感情与理智世界,而非一味赞同。

 

同理心的倾听也不只是理解个别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十分之一通过语言来进行,三成取决于音调与声音,其余六成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了解式的倾听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由此可知,倾听效果宏大,不但可获取最正确的资讯,还有助于感情的升温。毕竟,单方面的努力不足以增进感情,除非对方真的心领神会,感情才会增长;若被误会为别有用心,反而会影响情感连接。

 

由衷的倾听可提供“心理的空气”。没有空气,人类无法生存,所以不得不设法满足需求。这是最根本的一种人性,一旦需求满足了,就不会再产生寻求的欲望。但在物质生活无虞后,人类又会生出另一种渴望,就是精神上的满足,希望被了解、被肯定、被赏识等。

 

出自:《与成功有约》(30周年全新增订版)/天下文化出版社。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