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裕隆集团董事长严凯泰、艺人安迪、名嘴刘骏耀等人,近来相继因为食道癌、胰脏癌过世,引发各界关注,究竟为何会产生癌症?要如何预防癌症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
癌症的成因:家族、后天环境
现阶段可以归纳为家族性的遗传因素,以及后天环境因素。家族性的遗传因素占10-20%,有些特定的癌症和遗传特别有相关,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癌,神经纤维瘤:而乳癌和大肠癌有遗传倾向,遗传的因素会决定突变基因的量与程度,但要加上后天致癌物质持续积累才会产生癌症。
后天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影响较大,包括抽菸、环境污染、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例如抽菸、喝酒、嚼槟榔,罹患口腔癌的比例会大为提升,而抽烟、二手菸导致罹患肺癌机率增加。
癌症类型男性
1 结肠直肠癌
2 肝癌
3 肺癌
4 口腔癌
5 摄护腺癌
癌症类型女性
1 乳癌
2 结肠直肠癌
3 肺癌
4 甲状腺癌
5 肝癌
哪些是癌症的高危险群呢?
依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台湾地区公布发生率最高的十大癌症类型依序是乳癌、结肠直肠癌、肺癌、摄护腺癌、肝癌、口腔癌、子宫体癌症、甲状腺癌、胃癌、皮肤癌。男性最多的是结肠直肠癌,女性最多的是乳癌。
生活型态及饮食是罹癌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你的生活方式会决定以后产生癌症的类型以及机率,古时有句话『引绳而决之,其决必有处』,意思是不停将绳子一直拉,它迟早会在某处断裂,但不确定会在什麽地方。我们的身体就像这根绳子一样,一直给它压力,它终究会有断裂生病的一天。
癌症的形成是渐进的,不是突然间产生的,在发生癌症之前,必定有身体不健康徵兆。中医讲求全人治疗,不会将脏腑独立看待,反而讲究脏腑之前的关系及整体的症状,因此中医问诊时会了解你全身的症状,现代人步调快压力大,没时间好好照顾自己,常常在门诊的时候病人回答不出来大便几天一次,或者是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亚健康指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并没有明显的病理特徵)。
唐朝药王孙思邈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意思就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防微杜渐,预防疾病产生;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出前驱症状时,及时治癒;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症候的时候,才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补救治疗。倘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等到疾病已经产生了才去看医师,也就太晚了。
如何预防癌症?
中医讲求「药食同源」,最好的医药就来自于天然的食物当中。建议大家能按照健康机构所公布的最新版「每日饮食指南」,每天落实在全家人的餐盘中,其中有六个口诀。
1)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摄取足够的乳品可以增进钙质摄取,保持骨质健康,或于餐中以乳品入菜或食用起士、无糖优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类食物之摄取。
2)每餐水果拳头大:1份水果约1个拳头大,切块水果约大半碗~1碗,1天应至少摄取2份水果,并选择在地、当季、多样化。
3)菜比水果多一点:青菜摄取量应足够,体积需比水果多,并选择当季且深色蔬菜需达1/3以上(包括深绿和黄橙红色)。
4)饭跟蔬菜一样多:全谷杂粮类之份量约与蔬菜量相同,且尽量以「维持原态」之全谷杂粮为主,或至少应有1/3为未精制全谷杂粮,例如糙米、全麦制品、燕麦、玉米、甘薯等。
5)豆鱼蛋肉一掌心: 蛋白质食物1掌心约可提供豆鱼蛋肉类1.5~2份,为避免同时吃入过量不利健康的饱和脂肪,选择这类食物之优先顺序应为豆类>鱼类与海鲜>蛋类>禽肉、畜肉,且应避免加工肉品。
6)坚果种子一茶匙:每天应摄取1份坚果种子类,1份坚果种子约1汤匙量(约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民众可于一天内固定时间摄取足1汤匙量,或分配于3餐,每餐1茶匙量(1汤匙=3茶匙)。
最后希望大家不只把重点放在如何预防癌症,而是更积极地让自己更健康,更充满活力,让我们在任何年龄都能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