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用”是人才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有才可用,必须先从育才开始做起。培育部属有助于部属找到上述自我实现的动机,从中得到激励,绩效提升,受到肯定,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过程,让主管和部属重新对焦达成共识,此时培育出来的人才,便可成为人“财”,留在组织中发光发热。
台湾地区近日引起关注的劳工新闻,便是主管在下班后,仍用Line联络助理,交办助理工作事务,最后助理不堪其扰,向有关部门申诉,该企业被罚必须支付同仁因为收到Line处理公务,而衍生的加班费。
这则新闻背后隐藏的真正意涵,绝对不是下班后处理公务,到底需不需要给加班费;而是在企业工作的氛围中,居然存在这如此多的不信任感,主管和部属因为无法有效沟通,而对簿公堂,诉诸公器,实属不幸。
“唯才是用”这是人才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有才可用,必须先从育才开始做起。不论多么成功的企业,如果无法提供同仁一个友善的工作环境,即便高薪,亦为枉然;同仁要追求的是受到尊重,得到认同,拥有保障,绝对信任的工作氛围。培育部属有助于部属找到上述自我实现的动机,从中得到激励,绩效提升,受到肯定,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过程,让主管和部属重新对焦,定义绩效,达成共识,从而减少对任务解读的认知差异,提升对目标达成的共同参与,伙伴关系俨然形成,此时培育出来的人才,便可成为人“财”,留在组织中发光发热,贡献己力,企业也就自然得到留财的美好结果。
不论育才或留才,两岸企业普遍存在中阶主管承上启下的鸿沟,对上有旧世代主管的管理思维,对下有新世代部属的心声,三个阶层之间的育才方式,留才选择各有不同。若想要突破旧思维,启动人才培育创新策略,衔接新趋势,搭配科技世代跃进翻转,企业和主管必须双向并进,从组织面与管理面齐头迈进,才能成功。
育才留才:建立学习型组织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快速变迁的环境,选育用留的串连和循环,攸关企业能否培育出人才,甚至留下人“财”,唯有摸索搭配修正,才能与时俱进,展现学习型组织的管理能量。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的管理观念,建议企业在面临剧烈外在环境时,应力求组织精简扁平、弹性因应、终生学习、持续再造,以维持竞争力。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为成功企业筛检出育才留才的重要关键。
育才留才:良好的企业文化
能够吸引人才留下,打造人“财”库的企业,必定有明确的发展蓝图,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为育才形塑发展舞台,教导同仁用前瞻性的眼光来跟着企业共同成长,为未来的趋势随时做好准备。
1)分工合作
明确定义分工结构,才能避免过度分工,本位主义;保有弹性,才能落实组织精简的灵活迅速。很多企业单向顾着追求组织表面的扁平化,误以为精简人力就是一种弹性,最后落得权责不分,叠床架屋的结果,便是谁也不愿意负责,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最后却没有人来执行。因此,最重要的管理内涵,就是回归到团队的基本结构,分工就是为了合作,唯有明确定义组织功能,才能为人才打造一个留任的良好环境。
2)创新翻转
家族企业、资深同仁、老臣旧属,年轻人听到这些字眼,马上就开始担心自己的职场生涯要进入一个唯命是从的工作伦理中,向心力和认同感因而薄弱;企业若无法打破僵化,就无法注入新血液,组织若排斥年轻人,就容易脱离新趋势。唯有从老生代做起,翻转管理思维,导入流程改造,优化运作效率,方能与新生代融合,截长补短,为企业愿景共同努力,才能为企业人才打造长期发展的平台。
3)领导管理
主管身负绩效辅导的角色,领导团队,为最终结果负成败责任,通过培育互动,能够让部属感受到被认同,从内心被激发潜能;通过培育过程,主管部属双方能够对工作方法、绩效成果产生共识,强化信任,避免重工,促进人际和谐,让工作变得有趣,值得期待,自然能打造人才,留下人才。
范仲淹在《上时相议制举书》当中提到:“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企业若想成功,就得先培育人才,而最好的人才培育方式,没有比鼓励学习更重要的了。
简言之,主管的育才留才重点可以放在下列几个关键管理上,如下:
1)乐于学习
鼓励同仁持续学习,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企业内部培训。通过培训,调整人才的心态,乐于学习的同仁,通常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无价的边际效益。同仁通过学习探索新世界,得到知识协助自己突破僵化思维,因为学习接触更多人际关系,拓展了自己的视野,较能以宏观态度看待本身与主管的关系。去年底台湾推行的一例一休政策,让企业对假日培训,下班后培训敬而远之,其实,培训是否属于工时,端看广义或者狭义的解读了。若同仁能珍惜企业提供的培训资源,表示同仁在勤于学习的同时,也拥有对公司的认同,人才自然留“财”;相反地,即便将培训是为工时计算,甚至核发加班费,若同仁欠缺学习热枕,亦将抱怨,不但无法培育人才,更不用讨论留才之道。
2)鼓舞人心
企业常用的奖励制度就是给钱,殊不知有钱难买真心,真正的人才追寻的是发展的舞台,就像职棒球员,职篮明星,他们更换球队,不会只看高额的签约金,而是为自己的长远未来做规划。主管常常误用奖励制度,认为只要有奖金,就能激励人心往前冲出好业绩,如此反而错误培养同仁唯财是用的名利之心,如果没有升官发财,一切就别谈了,这样的同仁关系建立在“单纯名利”之上,“人为财死”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可以,真正的问题点却是主管忽略了鼓励、激励、奖励的差异,将同仁疏离企业之心视而不见,最后花了大笔钞票培养出的人才,却是怎么样也留不住。
3)多元发展
同仁的多元发展,有助于提升人才素质,不论是调任、派任,同一部门或更换部门,若能帮助同仁创造机会,使同仁常常接触不同的职务内容,就会让同仁觉得自己受到重视;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同仁离职的原因当中,不受重视、没有决策参与感排名一二。主管们应该多所警惕,为部属量身打造个人化的生涯发展,并提供必要资源来帮助人才展现实力,通过绩效面谈或日常管理落实双向沟通,确保人才的稳定度,使留任人才对企业充满认同感,最终成为主管的接班人,将此文化传承发扬,才能确保企业的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