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9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当去博物馆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全球博物馆不断向公众展现她的多元性与可能性,成为一个公众可以长期关注、参与,汲取精神养份的场所,当人们将到访博物馆变成一种生活习惯,融为当代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也就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5月18日,博物馆领域迎来国际博物馆日(以下简称IMD),这是国际博物馆协会(以下简称ICOM)在1977年所订定,其推动的主要目标是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亲近博物馆的藏品,并让公众意识到博物馆在文化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长期以来,全球博物馆家族们最常通过免费参观的方式向公众敞开大门,来欢度这个特殊的日子,近年来,促进民众走进博物馆的活动更是日益多样,根据ICOM统计,2015年的IMD有来自145个城市,超过3万5千家博物馆举办了相关的庆祝活动。

 

自1992年起ICOM会为每年的IMD定一个主题,2016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去年则为“博物馆与社会永续发展”。检视目前已累积的20多个主题,会发现当中多是关于博物馆社会角色的思索,从中不仅可以解读到ICOM对于博物馆愿景的提出,其实也可以看到博物馆能动性的增强,透过各种反思和推进让博物馆能更加和顺的发挥贡献、融入到当下生活中。

 

那么,甚么是「文化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对其的定义为:“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阐明文化景观是文化资产,同时是人类与其所在环境长期、密切的互动关系之见证,而景观一词的复数形式,也体现文化景观本身的多样性。故此,我们可以理解文化景观就是“地域地景”与“人群行为”共创的整体,由两个要素构成,而且这是一种持续性的,仍旧“活”著的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循此,我们又如何理解今年的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以进阶式的方式观之,它可以是“文化景观博物馆”及“成为文化景观的博物馆”。把文化景观改造成一个博物馆,像著名的英国铁桥博物馆,将历史上人类与环境互动的特殊文化地景与遗存,以博物馆的形式激活,成为后世历史的活教材。当然,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不免流于局限。全球博物馆的现貌,已经有了赋予此命题更多可能性及更有活力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博物馆逐步建立的“场所精神”与模塑出的“人的参与”,以及当中的持续性互动。

 

上述“成为文化景观的博物馆”的两个组成因素,前者是场域与藏品,有著收缩型特质,后者是在场所中所发生的活动及参与者的互动,具有扩散特质。每一个因素的展现都有著无法类同的多样化,例如,在场域建构中,我们看到今日许多新的博物馆拉开与藏品的关系,因馆体建筑的恢弘奇特自成一种文化奇观,如扎哈.哈蒂设计的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或巴黎路易威登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此外,亦有用心为收藏主题营造场所样貌的博物馆,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修道院博物馆分馆,让西班牙的中世纪修道院远渡重洋,移地改建为纽约中世纪艺术藏品的展示空间,为藏品营造一个时空上的对应。又如在柏林的犹太博物馆及犹太屠杀纪念碑,这两处令人印象深刻、用以记录和展示二战中的对于犹太民族迫害的馆所,细腻空间设计,使观者理性与感性兼容地在其中体验这段特殊的历史。

 

而另一方面,场域当中的“人的参与”也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出千姿万象的样貌,全球十大博物馆如罗浮宫、两岸故宫中摩肩擦踵的人群,就算不在个人的亲身经验也是深烙脑海的常驻印象;每年你总是要去追赶几个不容错过的经典大展;或是忍不住关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古根汉姆博物馆会员晚宴等等博物馆活动的精彩动态,还有无数由博物馆推出的各色活动所累积的参与者体验。

 

种种精彩都体现著博物馆在当今社会中所发散的能量,显现出博物馆成为新的文化景观,所存在的活力与潜力,长此以往,参观博物馆自17世纪至今展现的行为建立,便是文化景观的模塑过程,在博物馆经营展现服务社会与亲民的角色中,当人们乐于亲近博物馆,亲近文化、历史、知识、美、创意,形成长期互动,让参观博物馆融入生活,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份,我们也就可以期待博物馆展现出今年IMD的题旨,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景观。

 

《罗浮宫的参观者》 ©David Prudhomme《罗浮宫的参观者》 ©David Prudhomme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