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料的认识
“料”是指佛教造像的材质,比较常见的有石质、泥质、木质、青铜、铜鎏金、陶瓷及夹纻等类别,这些材质各有不同的自然属性,不但可以从色泽纹理与质感上去辨别它们的差异,也能通过制作痕迹与变化现象去判断它们的材质特征。
例如图一为元代的菩萨坐像,菩萨头上梳着高发髻,脸型方圆,额间有白毫相,双眼向下垂视,表情恬静庄严。祂的体格健壮,上身袒露,双耳戴着花形耳饰,胸前佩挂连珠串饰,手上套着臂钏和腕钏,披帛自肩部飘垂,下半身着裙,采左手支撑于后方,单盘左腿,右腿支起以搁右臂的“安乐姿”,体态优雅闲适。
此尊菩萨像用木头雕刻,并施彩绘贴金而成,目前贴金彩绘大多已经脱落,表面可见当时用刀具雕刻的痕迹,与木质本身的黄褐呈色和纹理,以及因为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所产生的斑驳凹痕与裂纹,凡此皆属木质雕刻特有的现象。
二、工的认识
“工”是指佛教造像的制作方法,此方法会随着材质的种类而改变,像木质和玉、石类的佛像以雕刻法进行,泥质佛像用黏土揉捏法塑造而成,陶瓷佛像多采模印法制作,铜质佛像则用镕铸法成形。
例如图二为明代的观音菩萨坐像,菩萨的头发盘结于顶上,用一长簪固定,脸型方圆,额间具有白毫相,双眉拱起,眼睛细长,向下垂视,鼻梁窄长,嘴巴小巧,神情颇为端严。祂的身上穿着宽袖长袍式的天衣,腰间系带,胸前佩挂串珠璎珞,采右脚支起、左脚单盘的坐姿,双手合放于左腿上,左臂倚靠着一函经书,姿态静谧闲雅。
此尊造像是以镕融的铜液经翻模法铸造而成,表面浑圆光滑,没有雕刻痕迹,虽然因为历时久远而呈现暗黑色,但是仍然具有匀亮的金属光泽。由于菩萨的衣领、腰带、袖口及裙摆等处,嵌入涡卷状的银丝作装饰,使此尊造像于深暗的青铜色调中兼具银白色的光彩,突显出细部纹样的形状,是青铜错银法的特色。
三、形的认识
佛教造像是为了宣扬佛教义理、提供信众观想膜拜,以及建立功德而制作的,造型内容自然与其目的相互呼应,可以从中分为群体造像和单体造像二大类。
群体造像是多尊造像的组合,像凿山而建的石窟寺与单一石块所制作的造像碑,都是属于复合式的群体造像结构,其形式请参考图三之例。此碑为北齐所雕制的石造背屏式造像碑,全碑分为上、中、下三段,以中段为首要,主尊佛结跏趺坐于方台上,双手分别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身旁站立二比丘、二辟支佛及二菩萨等六位胁侍像,依左右对称的原则由内向外排列。
碑体上段透雕一条口衔华绳的飞龙,与四身凌空飘然的飞天来供养主佛;碑体下段则于台座前方浮雕一个香炉、一组对狮及二位护法力士,香炉是用香气供养主佛,对狮是佛陀传道说法的表征,或与二位力士一起护持道场之意。全碑即以主尊、胁侍、供养及护法等题材,组成完整的庄严道场,是群体造像的表现形式。
单体造像即为群体造像的分解,可依题材分为佛、菩萨、比丘、罗汉、飞天及护法神等等,这些题材的身份不同,各自皆有其独特的五官相貌、衣着服饰与姿态动作,是一般大众最容易观赏到的造型。
四、纹的认识
佛教造像是以佛、菩萨、比丘、罗汉及护法等形象来教导大众、感化人心,其纹饰内容自然与其他器物并不一样,主要集中在佛像的脸部五官、衣着服饰及手足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上。
例如图四为北齐的菩萨立像,此尊菩萨头戴宝冠,身披天衣,下着长裙,跣足立于圆台上。表面以浮雕和线刻技法琢磨,头上的宝冠缀饰连珠纹,胸前佩戴忍冬纹和连珠纹项饰,肩上有圆形饰物,手戴腕钏,飘带与璎珞自双肩垂挂而下,长长的飘带搭在曲肘的左臂上,装饰极为华丽。而其脸型方圆,眉毛弯曲,双眼细长,向前平视,鼻梁挺直,嘴角轻抿,面带微笑,清秀的容貌与庄重柔和的气质,正是北齐菩萨像的特征。
由于审美观念和制作技法会随着时间与空间的移转而改变,使历代佛像的五官形貌及衣着服饰都不相同,产生秀骨清像、端庄秀美及丰腴敦实等形态,构成相异的时代风格。
佛教造像是宣扬佛教义理的媒介,虽然题材丰富,信仰内容复杂,但是它们的形象具体而鲜明,只要找对方法,循序渐进的了解它们的风格与特征,并不难以进入佛教艺术的殿堂。下期将以材质为例,介绍佛教造像“料”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