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为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首位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非理性主义哲学之先河,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以他的意志论和救赎论为背景,提出生命美学与艺术之观点论述。9月17日震旦博物馆白领之夜讲座,同济大学哲学系老师余明锋结合叔本华著作,阐述了审美与生存的深刻关联。
什么是真正的审美态度?这种态度与我们的生命问题又有什么关联呢?在叔本华看来,艺术和生命是根本问题,艺术带领我们对世界、对自身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的思想是从康德(图二)转化而来的。康德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总是透过我们认知的方式去解读。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事物本身是怎样的?”那就变得无法认识了,因为一旦要去认识事物本身,我们就将其“现象化”。于是康德就有了一种“现象”和“物自身”的区分。相应于现象而言,有着“就其自身”而存在的东西,但是除此之外人类理性无法知道更多。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表示,通常我们所谓的认识都在表象的范围内,也就是要遵循“根据律”,即在我们的感知世界中遇到的一切都有规律可循。余老师提到,“科学不同于通俗常识,是因为科学的形式是有条理的系统”,无论我们知识如何进步,科学的研究永远只停留在表象世界,无法真正深入世界。
另一个问题:“我们在认识能力之外,是否还有通达世界的另外途径?”这是康德的问题,但他认为我们在认识层面仅止于此,审美无关乎知识。叔本华则认为审美是更深刻的知识,我们通达世界还有另一个通道,如果闭上我们表象的眼睛,我们不是以主客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直接去感受它。在认识之外,我们的身体对于存在本身,还有着另一种直接感受,它不以我们表象能力作为媒介,身体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
我们不仅“有身体”,我们还“是身体”。当我们闭上表象眼睛直接感受,那个直接性的认识就是“我要”,这是一种“欲望”、“意欲”,叔本华称之为“意志”。意志没有你、我之别,世界本身是同一种意志,这种意志本身是没有目的可言的。在此意义上,当我们把所有目的去掉,这个意志只是一个“要”,因此“意志”永远得不到满足。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于是叔本华就有了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看法,人生和世界的真相都是无可满足的欲望。生命本质上是痛苦的,欲望意味着缺乏,我们因为缺乏或者满足了之后无聊而感到痛苦。 “(生命)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两种最终的组成部分。”其次,痛苦是无意义的。 “如果从整体和一般来看,任何个体的生活实际上都是一部悲剧,但是细察个别情况则又是喜剧。”我们有悲剧的结局,但我们没有悲剧的尊严。我们的每一个活动都有目的,所有欲求却没有目的。叔本华认为我们应该从追求幸福的态度转向解脱于欲求,即救赎的态度。如果我们还是欲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持久的幸福,也得不到安宁。
审美的愉悦与救赎
为什么审美在叔本华看来有着一种根本的生存意义?在他看来,审美的快乐是一种独特的、脱离欲望的快乐,是“无利害”的愉悦。(图三)审美根本上是生命态度,我们眼前的一切不是欲望的对象,而是单纯无欲望的观看对象。“在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欲求的动机,而是离开事物对意志的关系而把握事物时,也就是不关利害、没有主观性、纯粹客观地观察事物时,在欲求的那第一条道路上永远寻求,又永远不可得的安宁就会在转眼之间自动光临,而我们也就得到十足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