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粹赏析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景德镇官窑一度十分萧条,直到康熙时期才开始复兴起来,除了各种彩类相继竞出之外,也在不同的时期里发展出相异的风格,如本期所要欣赏的青花扁壶即是雍正时期的作品。
此器的壶口小而圆,口沿微向外敞,颈部略微收束,腹部呈扁圆形,颈部和肩部之间附加一对如意形的双耳,器底为椭圆形的浅圈足,胎质细白,致密度高,釉层薄而匀整,白中微泛淡青,是雍正时期的胎釉特徵。
壶口下方横向书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颈部装饰竹叶纹,双耳勾勒如意形线纹,肩部排列勾卷状的垂饰,腹部绘画一株委婉曲折的花枝,花叶分为左右两丛,一只鸟儿侧身伫立于分岔的枝桠上,腹底排列勾卷纹,与肩部纹饰呼应。
此器的造形模仿明代永乐时期之「抱月瓶」,纹饰亦采小笔勾画法绘画,乍看之下颇有永乐时期清新雅致的韵味。但是此器的笔触比较拘谨,不如永乐青花的灵巧生动,而且使用本土浙江料绘画,无法产生自然凝聚的黑疵斑点,所以改用重笔点画的方式呈现,是雍正时期的仿古特徵。
类似的器物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的清雍正青花梅鹊纹背壶,二者同为仿明永乐之佳作,提供读者监赏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