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社区真的可行吗?号称全球首创的英国贝丁顿社区在建成10多年后,也该好好检视这雄心十足的计画,究竟能达到什麽样的理想境界。
千禧年之后,出现愈来愈多所谓的环保永续屋,像是英国伦敦南部郊区的贝丁顿零碳排社区(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简称BedZED),堪称是英国规模最大、也是首座强调碳中和的环保社区。透过屋顶的植披、太阳能发电板、通风系统、强化绝缘隔热、采用回收或永续建材、废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设计,达到节能减碳的理想。
走进这个独特的社区,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每家每户,大多坐北朝南,采用太阳能板收集热能;房屋所用的玻璃,看来似乎特别不一样,这里使用三层夹板玻璃,可达到良好热能绝缘效果,使冬季暖气需求大幅下降,与一般家庭用户相比,减少77%用电量。
将目光转向房屋顶部,你一定可以看到五彩「风帽」迎风旋转,这些像是风车的装置,可协助室内通风,调节室内气温,将空调使用减至最低。而屋顶的雨水收集系统,则让大自然的水源成为社区内清洁与浇灌植物用水。
不只看得到的硬体紧咬减碳目标,看不到的生活细节,同样努力朝向低碳发展。
减碳生活 要靠社区意识维系
社区内约有四分之一居民参加了一项特殊集购方案,他们每周会收到有机蔬果配送,既方便,又缩短了食物里程。另外,社区居民也被鼓励在社区空中花园等空地种植蔬果;而自家厨房与花园制成的有机堆肥,就成了种植蔬果最佳养分。根据统计,在贝丁顿社区中,高达四成居民自己耕种蔬果。
为减少碳排,居民自动自发减少使用汽车,除了步行,骑脚踏车、电动车在这里也十分盛行,社区还与租车业者合作,早在预售之初,就祭出会员租车这一招。社区与英国最大的City Car Club合作,有需要的住户只要在网路上租车,就可在社区取车,以应不时之需;只要三、四辆车,就能满足几十名住户的需求。
这种「分时共用」概念,既不浪费资源,又有效减少购置自用车需求。因此贝丁顿社区自用车比例与一般社区相较,减少了64%。
这处英国首座大规模的混合型永续发展社区,共有100个住商单位,分别提供居住(约八十多户)与办公空间;自2002年启用以来,成为全球发展新式住宅的典范,许多人都张大眼睛,想瞧瞧低碳生活是否可行,还是终究只能落入梦想与口号?
硬体搭配软体 才能构筑理想减碳生活
仔细探究起来,贝丁顿社区是独立的环保组织BioRegional、主导开发案的社福机构Peabody住屋协会,以及建筑师Bill Dunster所主持的ZEDfactory事务所共同通力合作的成果。
这个社区的理想,希望最终可达到零碳排。居民们表示,虽然他们在用电上还无法自给自足,但由于建筑的隔热绝缘与通风系统十分优良,因此冬天暖气用量其实不大。太阳能的热水加温,尽管有时略为不稳定,但无论用水用电,已减低不少开支。
好的规划,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在贝丁顿零碳社区一点不假。无论用水或用电,在设计之初即经过缜密考量。因此只要按照规画来过活,就是在亲身实践绿色生活。
但是除了硬体,生活当中很多面向,包括人们交通的方式、人们购买的服务与商品等,端赖于个人的「选择」。
个人选择与坚持 决定减碳社区成功与否
由于入住贝丁顿的居民对环境保护具有高度认同感,因此自动自发实践绿色生活成为共识。整体来看,这里的家用能源使用,比一般家庭要少上6成,因为每户皆有的太阳能板可供应20%用电量,若再加上生物质(Biomass)发电以及其他类型清洁能源,确实有可能达到能源使用零碳排理想。
在贝丁顿社区落成后八年,曾经做过一次评估,居民大致上对社区所倡导的低碳生活感到满意。不过这样的新型概念住宅并非十全十美,在实践上仍有差强人意之处。
比如说,有些理想在这里也需要妥协。贝丁顿社区内的生物质发电厂本来打算利用焚烧社区内的落叶、树枝等生物性废弃物来供应热能与电力,不过因为技术问题而作罢。社区在妥协后,改采瓦斯供应暖气用电,未来则仍计画装设生物质锅炉来取代瓦斯发电。
零碳之路 充满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另外,社区内的Living Machine污水回收系统,并不如预期中那样有效净水。这套颇有创意的系统,是利用芦苇湿地来过滤下水道污水,以供马桶与花园使用;但是它的运作费用过高,不符经济效益,一度停止使用。
就连看来十分完美的太阳能系统,也有问题,虽然它能产出清洁能源,但夏季会有过热问题,冬季则尚无法产生足够暖气电力,达到完全自给自足的理想。
十多年来,虽然满怀理想的居民们与社区都很努力,但仍很难完全达到零碳排的目标,这段梦想家追求的零碳之路,显然要比想像中来得更艰辛。
目前贝丁顿社区住户,在日常生活已可将碳排量减少到平常人的一半,并将减碳具体实践在家居、交通以及食物里程等面向。
这个案例的兴起,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减碳生活不但可行,而且也没想像中困难。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规划」,而且要有所「选择」,才能让低碳任务日起有功,再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