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由蒙古族忽必烈所建立,领土包含亚洲和欧洲东部,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由于疆域辽阔,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将外销瓷的生产和输出推上新的高峰。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元代外销瓷以海上贸易为主,朝鲜、菲律宾、印尼、中东、埃及等地,都是元代外销瓷的市场,产品包括青白瓷、青花瓷、青瓷、黑釉瓷及磁州窑系等器物,本文选取五种器类介绍元代外销瓷的特色。
一、元代青白瓷
青白瓷盛行于宋代,以景德镇和南方沿海窑口为主要的生产地点,因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而得名,是销售内地与海外的重要商品,到了元代继续发展,产品常见于国外遗址。
例如图一为元代青白瓷黑褐斑点小盖罐,此器为菲律宾私人博物馆藏品,造形包含罐盖与罐身二部分,罐身呈圆口、短颈、鼓腹上提之状,罐盖近似倒扣的荷叶,顶部突起枝梗般的盖钮。
罐盖和罐身表面皆施青白色釉,局部添加铁褐色的斑点,成为青白瓷褐斑装饰。此一装饰技法盛行于元代景德镇,产品大量销售东南亚地区,类似的器物在景德镇与菲律宾都有出土,两地的供需关系颇为清楚。
二、元代青花瓷
青花瓷是用钴为颜料,在白色瓷坯上绘画纹饰,罩上透明釉后,高温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它的起源虽然可以上溯至唐宋时期的蓝彩陶瓷,但是真正的青花瓷器直到元代中晚期才大量兴起。
元代青花瓷器不仅在国内销售,也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及南非等地。例如图二为元代的青花蕉叶瓜果飞凤纹菱口盘,此器是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品,盘口往外翻折,口沿做成菱花形,器壁圆弧收窄,腹部较浅,底下具有圈足。
盘的折沿处环绕一圈青地白花之串枝花卉,侧壁则为枝叶互有交缠的青地白花缠枝牡丹纹,内底处绘画蕉叶、瓜果及凤鸟为主纹,蓝色部分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涂绘而成,颜色深浓靓丽如蓝宝石。
元代青花瓷既有中国传统式样,也会根据外销市场需要而制作特别的器物,如此类体型硕大的青花盘,正是景德镇窑场配合中东饮食习惯所生产的器物。
三、元代青瓷
青瓷创烧于东汉晚期,以浙江省的越窑最为著名,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宋代以后极为普遍,南北各地都能大量烧制,元代继承宋代的基础,产品广销国内与国外。
例如图三为元代贴花龙泉大盘,此器是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藏品,盘口往外翻折,器壁圆弧收窄,盘腹略浅,底下具有圈足,表面施青色釉料之外,还以贴花龙纹、祥云及朵花纹为饰。
此盘体型较大,胎土灰白,釉色青绿带黄,贴花部分并未上釉而呈现露胎之状,因其土质含铁量略高,经过高温烧制为橘红色,与青绿带黄的釉色产生鲜明的对比。此类青瓷大盘在中东地区及中国龙泉窑遗址都有出土,是元代龙泉窑销往伊斯兰地区的产品。
四、元代吉州窑
吉州窑的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古代属于吉州而得名。此窑创烧于唐代,盛于宋代,宋末元初一度停摆,之后又恢复运作,产品种类十分多元,以黑釉瓷著称于世,也是当时的外销商品之一。
图四为元代的吉州窑玳瑁釉梅瓶,此器属于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文物,瓶口微敞,颈部短,肩部圆缓向下倾斜,腹部深长且上宽下窄,表面釉色以黑釉为主色调,黑釉之中散布许多不规则的黄褐色釉斑,呈色斑烂如海龟的背壳,习称“玳瑁斑”。
玳瑁斑属于吉州窑黑釉瓷器的装饰技法,在吉州窑遗址出土物中可得到印证。而新安沉船是元代时期对外贸易的商船,证明此器是由吉州窑生产,并外销的商品。
五、元代磁州窑
磁州窑是宋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产品从宋代就已经开始销售海外,到了元代,虽然器形品类和装饰技法有所演变,其所生产的器物仍然通过海路销往国外。
例如图五为元代的磁州窑白地黑花云龙纹罐,此器由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水,圆形罐口,颈部短,肩部圆缓朝外扩出,鼓腹上提,腰部以下收窄,表面先上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用铁着色剂绘画云中行龙之图案,罩上透明釉后烧成白地黑花的装饰。
此器的形制纹饰属于中国传统风格,粗土细作的技法及白地黑花装饰则为磁州窑的特色,可知此器是由磁州窑生产、外销国外的商品。
元代承袭宋代的基础,大量外销青瓷、青白瓷、黑釉瓷及磁州窑系产品,并针对伊斯兰地区和东南亚人士的需求,制作不同的青花瓷器,使产销两端形成特殊的对应关系。下期将以明代为题,介绍明代外销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