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震旦博物馆白领之夜系列讲座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的程雪松教授开展了“自然中的建造”讲座。在上篇回顾中,老师解读了何为自然、自然和建造的关系。在本篇回顾中,老师以部分现当代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为例,为我们具体剖析自然中的建造之美。
1. 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图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典作品,这件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自然观。在整个建筑环境中,真正的主体是自然环境,是流动的瀑布,建筑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走进别墅,无处不在的瀑布声音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在这种环境中,人最敏感的就是听觉,其次是视觉。这种状态下,人能更好地感受到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2. 栖包屋文化中心
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栖包屋文化中心位于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首都努美亚,这一建筑包含十个圆屋,沿着海岸线铺展开来,背靠山体,面向太平洋(图二)。其灵感来源于当地的卡纳克传统住宅及村落布局,钢木混合结构的形式,高低起伏、摇曳生姿的这种姿态,贝壳状的外形等,都让这一建筑看起来与当地融为一体。
3.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栖包屋文化中心位于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首都努美亚,这一建筑包含十个圆屋,沿着海岸线铺展开来,背靠山体,面向太平洋(图二)。其灵感来源于当地的卡纳克传统住宅及村落布局,钢木混合结构的形式,高低起伏、摇曳生姿的这种姿态,贝壳状的外形等,都让这一建筑看起来与当地融为一体。
4. 直岛地中美术馆
这一建筑把自然作为主体,建筑本身则以一种低调谦虚的方式隐藏在山体之中,大约有70%的建筑体都隐入山体(图四)。从安藤忠雄的建筑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的建造活动往往是从另一个角度烘托出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内部整体由天光组成,安藤用他一贯极简主义的清水混凝土墙面,透过天窗的设置、错落的体块引入自然光,呈现最大张力的艺术感受。
5. 甘多小学
甘多小学的建筑师是今年普里兹克建筑奖的获得者,来自非洲的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这所朴素的小学整体建筑都是用黏土砖砌起来的。在布吉纳法索,黏土是他们容易获得且经济实惠的一种建造材料。
这一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房屋上方一个大的悬空铁皮屋顶(图五),这个屋顶具有很好的通风、隔热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破坏性的降雨。从内部空间来看,可以感受到这个建筑朴素但并不简陋。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教育的神性。教育本身是很神圣的事情,我们又如何在简陋的材料和空间中去营造这种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