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0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白领之夜系列讲座回顾 艺术的迁徙与融合——晋唐时期外来艺术的汉化(下)

晋唐时期,外来的绘画技法对中国绘画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国也对外来艺术进行着符合民族审美的选择和融合。在上一期了解了中亚地区的艺术遗产及外来文化影响中国绘画的两个特点之后,这一期我们继续学习西域文化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外来艺术在中国又是如何被汉化的。

 

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期的一件漆器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其中的人物衣服是寥寥几笔,面部刻画也十分简略(图一)。

图一: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局部),战国,高10厘米,直径27.9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图一: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局部),战国,高10厘米,直径27.9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

西汉时期墓室壁画《两文臣》(波士顿美术馆藏)、东汉时期墓室画像砖《四骑吏》(四川省博物馆藏)中均是如此。

 

可见三世纪之前,中国绘画传统就是简略。南朝齐梁时期画家谢赫写道:古画皆略,至协始精。”意即在六世纪之前,中国早期绘画都很简单,到了卫协(西晋人)这个人,中国绘画开始变得精致了。唐代重要的美术史家张彦在《历代名画记》中写卫协师于曹不兴”,曹不兴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画家,卫协是他的学生。但是为什么曹不兴可以让卫协的画变得十分精致呢?在此就要提到当时的一位西域僧人:康僧会。他大致在公元247年到达东吴并带来西域佛像的画样。曹不兴对这个佛像画样进行了学习和观看,所以他的人物画中很多技法融合了西域的一些范式。

 

南京博物院藏的画像砖拓本《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二)

图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局部),南京西善桥出土,5-6世纪,南京博物院藏。图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局部),南京西善桥出土,5-6世纪,南京博物院藏。

其中人物线条和树的画法,与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画法一样。有人认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和顾恺之有关,但胡炜老师认为这是当时流行的一个样式,并不完全是个人风格,高古游丝描其实是在南北朝都很流行的正规画法。再看北齐的《商旅图》画像石和杨子华《校书图》局部(图三),其刻画都用的是细线。可以得出从西域而来的绘画所用的这种造型线条,在当时已经成为主流,大家追求这种精致和精细。

图三:(左)《商旅图》画像石,北齐;(右)杨子华《校书图》(局部),北齐。图三:(左)《商旅图》画像石,北齐;(右)杨子华《校书图》(局部),北齐。

外来艺术的中国化

佛像传入中国之后,对比2-3世纪犍陀罗佛像和北魏晚期云冈石窟的佛像有很大区别。经过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这个时期云冈石窟的佛像出现了汉服,薄衣宽频。就悬裳来说,此前的犍陀罗佛像悬裳简单,而云冈石窟中悬裳所起的作用是遮蔽身体,身体不再那么明显袒露出来。在中国的理念下,衣物反映社会地位。那么作为佛陀这样的圣人,就得具有一定的视觉上的等级符号。到了西魏时期,麦积山石窟的佛像悬裳变得更加宏大,佛像上的汉化已经非常明显(图四)。

 

历史上外来艺术汉化的例子有很多,包括色彩和书法。纵观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历程,我们也会思考,古希腊的影响力如此强大,为什么来到中国之后会被本土化呢?其实中国本身的文化、审美及信仰决定了我们不追求对于外在的逼真刻画,如果我们十分自信自身的文化特点,就会很巧妙地去转化外来的影响,而不会直接被替代。

图四: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6世纪中期。图四: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6世纪中期。
长按识别聆听全文长按识别聆听全文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