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权利与责任
当主管将其自己的权责划出一部分授予他人,实际上他亦把「权力」一并交了出去;换言之,一分耕耘是否会有一分收获,非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才能,同时还得视其部属是否精诚努力?是否善尽襄助的职责。
《震旦月刊》第1期「教导部属的秘诀」
1973 开源节流
经营企业欲求大展宏图,最重要的是做到开源与节流。何谓开源?顾名思义就是开发资源,开发新市场、新产品、新服务。何谓节流?节流就是节省不必要的浪费,节流是支持企业再发展的根本,只做到开源没有节流,企业也是难以生存。
《震旦月刊》第27期「我们正在努力开源与节流」
1982 敬业精神
日本式管理的旋风吹遍世界各地,其最基本的精神,为企业家与同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同仁充分发挥敬业精神,对公司忠心耿耿。
《震旦月刊》第132期「经营管理也应升级」
1989 掌握市场变化
每一次来自环境的冲击,都是潜在的机会和威胁,例如:顾客品味的改变、销售通路的更换、新科技的诞生、竞争对手的增加等等,唯有平时积累应变能力,保持审视,才能创造优势。
《震旦月刊》第217期「掌握市场变化的行销策略」
1992 品牌概念
IBM塑造资讯业蓝色巨人,可口可乐刮起全球红色的年轻震撼;未来,将是企业对企业、品牌对品牌的竞争时代。CIS(企业识别系统)的发展,也在这个背景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狂热。
《震旦月刊》第249期「企业识别风行全球——无形商品胜过有形商品」
1995 「我」就是服务
在产品的同质性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人」成为交易的关键因素;销售人员在一开始就要建立自己的金字招牌,让顾客觉得:「我,某某某就是品质与服务的保证」。
《震旦月刊》第288期「魅力是点点滴滴的累积」
1999 工作价值
在工作有价值的观念下,同仁乐于工作、欣赏工作、享受工作,并于工作中学习成长、发挥创意,最终不但是个人一流、企业也一流。
《震旦月刊》第335期「人力资源,企业经营之本」
2001 何谓管理?
管理者不仅要管理、监督部属,也要为上司分忧,出主意,并努力完成公司所交付的工作,如此才不辱公司的栽培与器重。
《震旦月刊》第357期「管理者的基本修练」
2006 永续经营
我们以为:理当有走上永续经营之路的永续模式,虽然永远看不到结果,却可感受到永续成长的踏实与生生不息的信念。
《震旦月刊》第412期「与时俱进,追求永续!」
2008 企业的周期
经济学大师「马歇尔」曾经以森林生态起落诠释产业的新旧交替,企业的经营就如同树林的成长与交替一般;随时都有创新的公司兴起,同时亦有衰落与关门的企业。
《震旦月刊》第449期「企业变革之道」
2011 企业软实力
今日全球顶尖企业正透过不断的组织变革,再创经营巅峰。企业如能强化组织「文化力」的建设,即「软实力」,未来将是企业竞争「赢」的关键。
《震旦月刊》第472期「胜在硬实力,赢在软实力」
2012 打造个人品牌
如果你善用社群去经营你的人脉,利用社群持续「秀」出自己,持续写文章累计大量的「知名度」,来维系你的人际网路,将成为你的一种品牌价值。
《震旦月刊》第489期「社群网站成功社交学」
2015 数字力
在职场上胜出的人,通常很具有「数字感」;他们会用数字去思考问题、表现经过整理的论点、订定事情的先后顺序、推敲隐含在数字背后的故事和说服决策者。
《震旦月刊》第525期「财务报表不再是无字天书」
2018 大数据
企业想要了解消费者,大数据提供宝贵但不完整的解决之道, 将小数据「结合」大数据,才能知道消费者真正要的是什么。
《震旦月刊》第565期「发现大资料看不见的小细节」
2020 远距办公
「线上办公」经过这一波疫情的推波助澜下,业务成长速度超乎想像。远端办公亦将成为许多人的习惯,线上服务将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成为一种崭新的工作模式。
《震旦月刊》第585期「疫情之下的宅经济时代」
2021 数字转型
数字转型是思维而非设备。组织的数字专业人才与设备只是奠定数字转型的地基,真正能让房子顺利往上盖的是领导者的数字管理能力。
《震旦月刊》第594期「疫后时代的数字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