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对许多企业管理人士而言,有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是,「隐形冠军」是如何应对萧条、度过经济危机的呢?在这个微利时代,值得令人称羡的是,即使在经济危机中,大多数的隐形冠军似乎仍能维持获利。
「隐形冠军」是赫曼.西蒙教授致力十多年的研究和调查,并于1986年首先提出的。他指出,除了众所周知的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更多是一些行事低调的行业冠军企业。
在我们发出的问卷调查中,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比整个产业应对危机的能力要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这点在过去几次经济危机中已经得到验证,相信现在也没有改变。
隐形冠军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经验告诉我们,市占中较弱的竞争者往往会先扛不住,但对实力较坚强者来说,反而是巩固市场地位、拉高市占率的大好机会。这种情况与演化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提出的假说「间断平衡论」(Punctuated Equilibrium)相似,他认为物种的进化并非缓慢的渐变过程,而是长期稳定与短暂剧变交错的跳跃式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时间内变化是非常小的,但在某个较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异变。
这个假说基本上能解释一些市场现象,尤其适用在隐形冠军身上,大多数的受访者承认,他们的发展轨迹确实呈现明显的跳跃式。若以2008年至2009年全球严重的经济危机经验来看,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快速复元,显然更支持这项假说。在此我想大胆地预言,目前如火如荼的全球化进程,对于21世纪的隐形冠军来说又是一次跳跃性发展的契机,可以有效掌握机会迅速成长、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事实上,已经有企业这麽做了。
我受邀到全球各地举办有关隐形冠军的演讲时,经常被问到有多少隐形冠军在中途陨殁。关于这个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数据,因为我的研究重点始终放在现存的隐形冠军,也就是在危机和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
十年前,我的隐形冠军名单上有547家德国隐形冠军,我推测大约有10%的企业在过去十年中退场——这个比率算是非常低,再次说明了隐形冠军的企业韧性。在这些殒殁的明星企业中,有个经典案例是幻灯片投影机的前世界级领导品牌Reflecta,这个例子说明了科技变迁对企业的危害,进入数位摄影年代之后,数位光学投影机取代传统的幻灯片投影机。
尽管隐形冠军的永续经营能力很强,但我想强调一点,我们不能将隐形冠军神化,它们并非全然免疫于经济危机与激烈的企业竞争。跟所有企业一样,隐形冠军也需要在竞争中证明自己,而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表示,他们的竞争对手非常强大,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他们在许多小地方做得更足、更好、更持续一点。
希奥多.李维特(Theodore Levitt)教授就曾说过:「长期的成功,来自于持续专注在正确的事物上,每天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做出改进。」我相信,很多隐形冠军的老板对这番话会深感认同。
因此,各位千万别以为仿效上述所提出的成功模式,照表操课练一练就能有良好表现。相反地,您应该带着批评的眼光,好好审视这些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结论,是否适用在各位的企业经营与商业环境中。
隐形冠军的宝贵经验
每家企业都应努力向其他成功企业学习,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学习似乎是单向的,大企业似乎才是中小企业应当学习的对象。90%的案例分析介绍的都是大企业;换言之,好像他们才有宝贵经验值得众人学习。
现在,该是扭转乾坤的时候了!大企业其实也能从小公司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在我们这几年与大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隐形冠军的创新策略和经验,往往能引起热烈的讨论,最终能引领形成具体的优化建议。
在过去十年间,我们注意到很多大企业将焦点重新放到核心业务与顾客关系上,因此造成一些大企业进行内部改组,而新成立的事业单位与隐形冠军非常相像,但我始终觉得它们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我相信,表现较不卓越的企业,都能从隐形冠军身上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好好比较一下目前现行的策略与经营模式,与已经取得优秀成绩的隐形冠军有何不同,然后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改善。
创新与隐形冠军的起源,基本上非常多元,无法具体分类。当然,运气和偶然也是其中因素,这点我们不能忽略。有时,是因为在一开始就发现到未被满足的客户需要,也有可能是在问题浮现之前,就发展出解决问题的技术与专业能力。无论如何,企业必须同时考虑市场与科技,而这两项的结合,正是产生企业创新能力的原因。
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许多隐形冠军的创新技术,起源于创办人在生活中碰到了当时没有妥善解方的难题。举例来说,目前由克劳斯.希普(Claus Hipp)负责经营的喜宝公司(HiPP),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婴儿副食品生产商,他描述喜宝出于一场「紧急事件」:「我祖母无法同时用母乳满足她的双胞胎,于是她的糕饼师傅丈夫乔瑟夫.希普(Josef Hipp),便将牛奶、面包粉和水混在一起给他们吃。结果,双胞胎不但不用饿肚子,这项产品在顾客之间也获得喜爱。我的祖父母没有一个人提前看见这项商机,但这个偶然发明的产品,日后还成为婴儿食品的第一品牌。」
德彩(Tetra)的创办历史与喜宝的有点相似,它的创办人(Ulrich Baensch)写了一篇有关热带鱼的博士论文,他分析要饲养这类鱼十分困难,因为在市场上并没有合适的鱼饲料。因此,他自己研发了鱼饲料,并在一九五五年成立德彩公司。今天,德彩在水族及池塘养殖领域,处于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市占率超过50%。对喜宝和德彩来说,它们的创办人在一开始都遇到了某个问题,但他们凭藉自己的能力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法,将需求与技术融合成绝佳创新。
突如其来的商机
有时,创新的诞生是完全偶然的。兄弟工业株式会社(Brother Industries)的社长平田诚一,这样描述他们生产打字机的故事:「我们一开始是做缝纫机的,那怎麽会想到要做打字机呢?某天有个美国客户来问我们是否可以提供打字机,因为他有一个很大的客户,如果我们能做的话,他就可以卖给这个客户。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开始生产打字机。」兄弟工业又如何在这块难做的市场中战胜强敌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呢?关键技术是什麽?平田社长对这些问题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拥有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自有技术,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秘密就是我们的机械制造能力,我们自己制造产品的款式与机器。」在这个案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经意的市场机会,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完美结合。
前述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两个定理:
1.创新只有部分是可控制的
2.创新要能成功(为市场广泛接受),必须完美结合内部能力与外部商机。
各位看完这些例子,千万别以为隐形冠军的创新之所以成功,纯粹是靠新商机、运气或创业家的直觉使然,绝大多数隐形冠军成功创新,是透过有系统的研发而产生的。
本文出自:天下杂志出版社《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