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三者有“岁寒三友”之称,象征坚忍不拔、清廉洁白的高尚品格。宋代文人常以松竹梅入画,元代以后成为青花瓷器的纹饰题材。明代宣德青花瓷常见松树、竹子及梅花的组合,布局形态往往随着器形而改变,以下选取敞口碗、梅瓶、笔盒及蟋蟀罐等品类,说明此一纹饰的形纹设计。
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样稿 宣德时期的松竹梅纹,以传统意涵为基础,运用当时的笔触技法画出特有的时代风格。(图一) 一、松竹梅纹样稿
松竹梅代表高尚的节操,在古代绘画里讲究意境的呈现,花朵、叶片及枝干都有其特殊的画法,以呈现“岁寒三友”的神韵。宣德时期陶工即以传统意涵为基础,运用当时的钴料,画出具有时代风格的纹饰。
图一为宣德时期松竹梅纹特写,松树位于画面前景,枝干以提按、顿挫、转折的笔法画出潜虬之姿,松针用较深的短线勾画成叶,再用较淡的钴蓝渲染出青翠茂密的感觉。
苍松两侧各有一株梅树。左边梅树的姿态与松树雷同,梅枝由粗渐细,往上生长,托起盛开的花朵及含苞待放的蓓蕾。右边梅树以细枝形态补白,平衡左重右轻的画面。
纤细的竹子于松树后方拔地而起,青翠的叶片舒展分明,由于笔触轻巧灵活之故,使“岁寒三友”呈现清新平和的氛围。
明宣德.青花碗 此器的岁寒三友图以松树为主体,竹子和梅树如初生的嫩枝,画面富有层次。(图二) 二、松竹梅纹碗形纹设计
宣德时期的青花碗呈敞口、弧腹之状,底下具有圈足,碗体内外皆可绘画纹饰,松竹梅纹大多绘于碗的外壁上。
例如图二为宣德时期的青花碗,口沿内侧环绕一圈灵芝纹,碗心绘画小型的松枝、梅树、嫩竹及小草,外壁以两块磐石为根基,各绘一组松竹梅纹,足墙以图案式的山石纹为饰。
由于碗的外壁高度较低,松树的枝干一开始即以曲折的状态由下向上生长,在上腹部分岔,顺着环形器面横向伸展,持续以曲折的形状表现遒劲的姿态,枝干表面布满松鳞,放射状的线段配合渲染画出圆形的松针,占据大半部的器表。
松树周边绘画竹子和梅树,二者纤细矮小如初生的嫩枝,但以朵朵梅花和茂密的竹叶呈现欣欣向荣的样貌。主次有别的结构可以拉出前景与后景的空间,画面富有层次,不显壅挤。
明宣德.青花梅瓶 梅瓶腹部高长,以壸门纹边框搭配岁寒三友图,在适当的比例下产生高远的感觉。(图三) 三、松竹梅纹梅瓶形纹设计
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呈小口、短颈、腹部高长之状,表面配合瓶身曲线绘画各种纹饰,松竹梅纹大多绘于腹部,与其他附属性的纹样搭配。
例如图三为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口沿和颈部留白,肩部披覆壸门纹边框,框内填饰蓝底白珠纹,腹部绘画岁寒三友图,近底部环绕一圈壸门纹边框内填蓝底白珠纹,框尖朝上,与肩部纹饰呼应。
松树和梅树位于画面前方,以V字形的枝干毗邻或交错。茂盛的松针重重叠翠,梅花以上仰或侧倾的形态绽放,高长的竹子清俊挺拔、节节高升,展现生生不息、刚健不阿的豪气。 由于梅瓶的腹部高长,所以在肩部和底部绘画壸门纹边框,以取得较佳的比例来画松竹梅,并依上宽下窄的器面特征舒展枝叶,营造出宽阔和高远的空间效果。
明宣德.青花笔盒 岁寒三友图绘于盒盖内部,以梅枝为主轴,左边撷取嫩竹和松枝的侧影,风格清雅。(图四) 四、松竹梅纹笔盒形纹设计
笔盒是宣德青花瓷的特殊品类,造形呈长椭圆形,器身分为盒盖与盒身二部分,盒内隔层设有三孔,表面布满纹饰。
例如图四为宣德时期的青花笔盒,盒盖表面为海棠式开光,内绘缠枝花卉,周边布满卷草纹,盒身外壁四处锦地开光,内部也绘缠枝花卉。
打开笔盒后,情况如图所示,以岁寒三友图搭配折枝菊及卷枝花叶装饰内里。 位于盒盖内的岁寒三友图以梅花为主纹,梅枝由下而上生长,朵朵梅花绽放幽香,左边绘画嫩竹与松枝的侧影,二者一上一下,枝桠旁逸斜出,与盛开的梅树交错,风格清新雅致。
明宣德.青花蟋蟀罐 盖面和盖体皆绘画岁寒三友图,松竹梅三者配合器面布局,产生圆形或环面的设计。(图五) 五、松竹梅纹蟋蟀罐形纹设计
蟋蟀罐也是宣德青花瓷的特殊品类,造形呈矮小的圆筒状,上方有盖,盖面下凹,松竹梅纹即绘于盖面与罐体上。
例如图五为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盖面周边环绕一圈朵花纹,下凹的盖面绘画岁寒三友图。松树和梅树犹如连枝并蒂般从草丛中生长,枝干顺着圆形的器面往上延伸,合拢成圆形的轮廓,矮小的嫩竹穿插其间,显得生机蓬勃。
罐体外壁也以岁寒三友图为饰。松树的体型较大,潜虬的松枝向右边伸展,表面斑驳苍劲,树梢托起团团簇簇的松针。修长的梅枝往左横斜,枝上蓓蕾点点,数朵梅花展瓣开放。
松树与梅树的枝干合绕罐体一周,二者交会处绘画竹子,竹秆纤细挺直,叶片秀丽分明,三者构成挺拔洒脱、昂然不屈的美感。
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松竹梅纹配合器形绘画,在敞口碗、梅瓶、笔盒及蟋蟀罐上做不同的布局,形成同一题材在不同器形变化的设计。下期将以鱼藻纹为主题,介绍此类纹样的设计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