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像组合
双像组合是指大小相当的二佛或二菩萨,以坐姿或立姿的形态并列在一起,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的造像题材。
例如图一为东魏的石灰岩造像碑,此碑高浮雕二尊佛像,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背后为大型的舟形背光,表面浅浮雕双佛的圆形头光,头光内部以莲瓣纹和缠枝莲花纹为饰,头光上面浅浮雕三尊化佛,二尊并立的佛像身旁还有花叶装饰。
立佛的脸型方圆,双眼微睁,面带宁静的微笑,身上穿着僧祇支,外覆褒衣博带式的袈裟,袈裟下襬微向外敞,袖缘呈波状起伏,双手皆施无畏印和与愿印,以相同的姿态和手印作为此碑的主体,形成对称式的双佛立像。
二、主尊与胁侍的组合
除了双像组合之外,大部分的群体造像都有一个主尊,二旁再侍立胁侍,成为三尊像、五尊像或七尊像的结构。
例如图二为东魏的石灰岩造像碑,此碑的舟形背光顶部略有残损,中间高浮雕一尊立佛,佛的头顶突出高肉髻,表面阴刻涡纹,后脑处以一圈莲瓣环绕为头光,身上穿着右袒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带式的袈裟,双手各施无畏印和与愿印。
佛足两侧各雕一龙,龙口吐出莲花,化为菩萨的莲台。菩萨头顶戴冠,脑后亦有莲形头光,胸前垂挂项饰,身穿天衣和长裙,帔帛自肩部垂落而下,在腹部或腿部前方交叉,再披挂于手臂上,与中间的立佛形成三尊像的组合。
类似的主尊与胁侍关系常见于石窟或造像碑上,如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所藏的北魏永熙三年造像碑即可作为对照的参考。
三、完整的庄严道场
庄严道场是指佛教仪礼的活动空间,其造像组成除了前面所述的双佛或主尊与胁侍之外,还应该包括护法和供养等尊像。
例如图三为北齐的大理石造像碑,此碑分为上中下三段,中段是全器的主体,主尊佛身穿垂领式袈裟,双手各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结跏趺坐于台上,身旁站立二弟子、二辟支佛及二菩萨等胁侍,成为七尊像的组合。
碑体上段透雕四身飞天,手持华绳供养主佛,飞天中间透雕一龙,下段浮雕香炉、狮子及供养人。其中,飞天代表天界的供养,香炉和供养人属于地界的供养,而龙是护法诸神题材里的八部众之一,狮子亦有守护道场之意,与七尊像组成完整的庄严道场。
类似的组合亦可见于山东省博物馆所藏的隋代释迦三尊造像碑上,可以作为对照的参考。
四、多龛像的组合
由于造像碑的形状不一,面积宽广,可以自由分割空间,雕凿内容互异的造像,形成多龛像的组合。
例如图四为北齐的石灰岩造像碑,此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称为碑额,由两条螭龙交缠盘绕,龙身下面开一拱形龛,正面龛内为弥勒菩萨五尊像,背面龛内雕刻「车匿白马辞太子」的佛传情节。
下半部为碑身,正面以二株宝树相连成树形龛,龛下是以主尊佛和胁侍所组成的七尊像,背面虽然没有开龛,但是刻有造像者和造像时间的铭文题记,虽然底下的碑座缺佚不明,但从现存的碑体上面仍然可以看到佛说法的庄严场面、未来佛弥勒及佛传故事等等。
类似的设计亦可见于美国纽约私人收藏的北齐天保八年颜氏家族祈福造像碑上,同为内容丰富的多龛像组合。
五、环列式的布局
造像碑除了正背两面可以分割空间、制作造像之外,侧面也可开龛造像,有些圆柱形或方柱形的造像塔,更是顺着柱状塔身作环列式的布局。
例如图五为唐代的石灰岩造像碑,此碑近似长方体,顶部和底部素面无纹,正面如图所示,以减地法浮雕一佛二菩萨的三尊像,佛与菩萨周边再用阴刻法勾勒背光和头光,碑体背面及左右两个侧面也采用相同的手法制作佛与菩萨像,形成四个环列式的布局。
此类方块状的造像碑常以多块重迭的方式组成一个高长的柱体,又称为「造像塔」,是模仿石窟造像的缩影,如山西省沁县南涅水石刻馆即藏有为数众多的出土品,是北朝~唐代盛行于北方的造像形式。
群体尊像是依据佛教经典内容题材而制作,可以反映出佛教信仰的种种变化,下期将以单尊造像为题,介绍佛、菩萨、护法神及弟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