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整合、混搭、跨界等都属同一概念的用词,掀起林来疯的书豪兄其实是跨界(哈佛大学经济系→NBA)、跨区(加州→麻州)、跨世代(父亲篮球迷→儿子NBA player)的高手;「跨」字可说是目前职场上最火红的buzzword,如 : 跨国、区、境、界、领域、校、科系、专业、年、时代等,职场人士不得不大叹一声:「怎一个跨字了得?」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跨世代、跨部门、跨专业等三个现象。
跨世代沟通,回归基本面
传统的世代观是每30年为一世代,不知何时开始大家都竞相以几零后互称,如80后(1980—1989年生);也就是每一世代的期间已经从30年缩短为10年,让五代同堂(40、50、60、70、80年代)的现象在职场上成为可能,每一世代各有其不同的整体倾向、价值观、对工作场所的期待、沟通方式和工具,因而产生跨世代的沟通和管理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教授珍・汤姬(Jean M. Twenge)分析发现,20~30岁以下的年轻人极端自我,因此称他们为Me世代(Generation Me,简称GenMe)。他们在脸书(Facebook)上交友,用line聊天,以击掌(Give me five)打气,用拥抱(Hug)取暖,最特别的是使用火星文沟通(CU 29?99!3Q),有时会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目前最潮的流行用语是小确幸、卢瑟(loser)、正能量、土豪金&&。
乔治・奥韦尔(George Orwell)说:「每一个世代都想象自己比前一个世代更聪明,也比后一个世代更有智慧。」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80岁高龄将日航起死回生,而脸书创办人札克伯格不到30岁就被「Time杂志」选为2010年度风云人物且身价超过百亿美元,所以年龄不是问题,专业带来绩效才是硬道理。职场上的老少配即主管如何带领年轻、年长或同年的部属?部属如何适应年轻、年长或同年的主管?虽可依不同世代的特征去沟通和管理,但回归基本面如:顺畅无阻的沟通、灵活运用的授权、教学相长的教练行为和水乳交融的伙伴关系才是正途。
跨部门协作,除灰色地带
个人成就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是团队协作的时代,也就是说必须透过团队协作才能达到共同目标,成为高绩效团队。任何人一进到职场上就会被教导要合作分工并从六大范围开始着手如下:
1.企业目标与部门目标是否一致
2.部门之内,成员的个人角色及目标的厘订(不重复、不遗漏)
3.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KPI、SOP)
4.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下决策
5.部门之对内与对外的沟通
6.部门之内的人际关系(本位主义)等去进行「跨部门协作」。
跨部门协作的过程中,若能站在更高层级的角度看问题,便可去除本位主义,以同理心及全体利益为考虑,追求最大的合理成效。一般而言,能提高一个层级,也就是站在顶头上司的角度看问题,就OK了;若能提高两个层级,也就是站在部门主管的角度看问题,则更没问题;若是拥有主人翁心态(Ownership),等于把层级拉高到CEO的最高层级,那就可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所有的工作都愿扛下来做,而且会做得好快乐(又好又快又乐,即质量、速度和乐趣三者兼具)!
跨专业能力,一人抵三人
有为的上班族也受到变形金刚的启发,矢志成为「变形上班族」。每一个上班族在职场奋斗大都从「I」型人开始,即选择一个领域去发展专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的「达人」最好,能成为「教父」更佳。几年之后,因工作轮调扩大接触面建立通识而成为「T」型人,甚至因参与跨功能团队进行跨部门协作,而成为更大的「T」型人。只有一样专长是不够的,必须具备跨专业能力。
十倍速时代带来改变的挑战,全球化趋势掀起购并的浪潮,上班族可能一夜之间面临去留问题,仅有一样专长无法保证终身被雇用,因此,有前瞻性的上班族要配合企业的中长期计划,培养第二专长,把自己变为「兀」型人;若行有余力,可再学习第三专长,进一步变形为「爪」型人,具有多功能,可掌握任何的变化和挑战所带来的机会,甚至让老板发出惊叹:「一个人可当三个人用!」
变形上班族在从「I」→「T」→「兀」→「爪」的蜕变过程中,除健全的轮调制度外,需要搭配有计划、有目的、有纪律的「终身学习」意念去追求「护身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