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1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古器物学讲座——元明清彩绘瓷专题➄ 低温釉料彩绘瓷

金代.三彩枕+胎体先上化妆土,刻画纹饰轮廓,素烧定型,再施黄、绿、白等釉彩,低温烧制。(图一)+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金代.三彩枕+胎体先上化妆土,刻画纹饰轮廓,素烧定型,再施黄、绿、白等釉彩,低温烧制。(图一)+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低温釉彩是以铅化合物为釉料的助熔剂,再加入金属着色剂烧制而成的。此类彩釉起源于汉代绿釉陶与褐釉陶,唐宋时期发展出多样化的色彩,烧成唐三彩、辽三彩及金三彩等器物。

 

到了明清时期,低温釉彩从陶胎发展为瓷胎,成品必须经过二次烧造的工序,表面颜色五彩缤纷,品类十分多元。本文选取金三彩、明嘉靖黄地绿彩、明代法花、清康熙素三彩及黄地褐绿彩等器类,介绍低温釉料彩绘瓷的概况。

 

一、金代三彩

低温釉彩从汉代的单一颜色发展到唐代,成为多色并陈的三彩器,辽金时期北方窑厂继续生产,以黄、绿、白、褐等呈色最常见。图一为金代的三彩枕,此器为震旦博物馆藏品,整体近似长方形体,器身上宽下窄,枕面中间下凹、两端上翘,呈现微微弯曲的弧面状,枕面下方的四个边壁倾斜收窄,器表以花卉纹为饰。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来看,此器先在胎体表面敷上白色化妆土,刻画纹饰轮廓后,以高温烧制定型,再于轮廓线内填入各种铅釉,低温烧成黄、绿、白等多彩装饰,颜色缤纷漂亮。金代铅釉的流动性小,釉色配合图案形状分布,整体风格趋于规整,是金三彩的特色。

 

二、明嘉靖黄地绿彩

明代低温釉彩的胎体为瓷胎,表面釉色有黄、绿、紫、黑等颜色的组合变化,产生黄地绿彩、绿地紫彩及黑地绿彩等品类。图二为明代嘉靖时期的娇黄绿彩凤凰方洗,此器器身呈方形,口沿外敞,器壁倾斜收窄,底下具有方形圈足,表面以串枝灵芝纹、云鹤凤鸟、番莲纹、蕉叶纹及卷草纹为饰,足内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方洗的胎体表面先线刻纹饰图案,圈足内部用钴料书写年款,然后在纹饰外侧的地子上与圈足内部施加透明釉,高温烧制定型。接着,再于露胎纹饰内部填上绿彩,外侧地子涂上黄彩,低温送烧。由于黄彩部分先上一层高温透明釉,釉层较厚,绿色釉彩则直接施于素胎上,釉层较薄,所以绿彩边缘常有流釉露白的现象。

明嘉靖.娇黄绿彩凤凰方洗+黄地部分先上高温透明釉,釉层较厚,绿釉部分直接施于素胎上,边缘因流釉而露白。(图二)+图片来源:《明瓷名品图录-嘉靖窑+隆庆窑+万历窑》,图147。明嘉靖.娇黄绿彩凤凰方洗+黄地部分先上高温透明釉,釉层较厚,绿釉部分直接施于素胎上,边缘因流釉而露白。(图二)+图片来源:《明瓷名品图录-嘉靖窑+隆庆窑+万历窑》,图147。

三、明代法花

法花流行于明、清二代,在装饰技法上融合了堆贴、雕刻及低温釉彩等多重工艺,风格颇为繁复。图三为明代法花花鸟纹罐,此器的口沿往外突出圆唇,颈部粗短,腹部较深,腰部以下逐渐收窄,表面装饰云纹、如意云头纹、花鸟纹及海水波涛纹等图样。这些装饰的制作过程概分为二个步骤,首先在成形未干的湿坯上,以瓷土堆塑图案,图案上面雕出细部纹样,周边地子施蓝釉,高温烧制定型。其次,在纹饰表面施加黄、绿、浅蓝、白等低温釉彩,二次送烧完成。采堆贴法制作的纹饰犹如浅浮雕一般突出于器表上,在各色釉彩的衬托下显得立体而鲜明。

明代.法花花鸟纹罐+以瓷土堆塑图案,雕出细部纹样,高温素烧定型后,再施各种铅釉彩,低温烧成。(图三)+图片来源:《世界陶瓷全集14明》,页134,图135。明代.法花花鸟纹罐+以瓷土堆塑图案,雕出细部纹样,高温素烧定型后,再施各种铅釉彩,低温烧成。(图三)+图片来源:《世界陶瓷全集14明》,页134,图135。

四、清康熙素三彩

素三彩是清代康熙时期特有的彩类,在装饰技法上融合了阴刻暗花纹与多种低温釉色,成纹工艺颇为特殊。图四为震旦博物馆收藏的清康熙素三彩盘,此器的盘口外敞,器壁以圆缓的弧度向下收窄,盘腹略浅,底下具有圈足,表面以暗刻龙纹和彩色石榴纹为饰,圈足内部书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楷书款。此器的纹饰制作分为二个步骤,首先在成形的胎体上阴刻龙纹,圈足内部用钴料书写年款,并施透明釉,高温烧制定型。其次,用黑色颜料画出花果纹,涂上低温黄、绿、紫等釉彩,地子施低温透明釉,二次送烧而成。由于盘底和盘身分别施以不同的透明釉,前者属于高温釉,烧成颜色为蛋青色,后者属于低温釉,颜色纯白,二者对比十分明显。

清康熙.素三彩盘+此器以暗刻龙纹和花果纹为饰,花果纹用黑、黄、绿、紫等低温釉料绘画而成。(图四)+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清康熙.素三彩盘+此器以暗刻龙纹和花果纹为饰,花果纹用黑、黄、绿、紫等低温釉料绘画而成。(图四)+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五、清康熙黄地褐绿彩

清代康熙时期的黄地褐绿彩以明代黄地绿彩为基础,结合素三彩的多色运用制作而成,所以也有素三彩之称。图五为震旦博物馆收藏的清康熙素三彩双龙纹盘,此器呈敞口、圆弧壁、浅腹、圈足的造型,盘内以双龙抢珠纹为主题纹样,周边环绕折枝花卉,外壁亦以龙纹为饰,圈足内部书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双圈青花楷书款。此器的纹饰先在胎体上阴刻而成,高温烧制定型后,再于纹饰部分填涂褐、绿、白等釉彩,地子上施加黄釉,低温烧制。由于黄釉与其他釉彩都施于素胎上,彼此釉层厚度相当,纹饰边缘不会因为流釉而产生露白的现象。

 

古代的低温釉彩始于汉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演变出多种式样的彩绘瓷,以不同的工艺技法呈现多元化的风格。下期将以珐琅彩为题,介绍此一外来釉彩在清代的发展特色。

清康熙.素三彩双龙纹盘+此器以低温黄釉为地,纹饰用褐、绿、白等低温釉呈现,是康熙时期的著名彩类。(图五)+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清康熙.素三彩双龙纹盘+此器以低温黄釉为地,纹饰用褐、绿、白等低温釉呈现,是康熙时期的著名彩类。(图五)+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长按识别聆听全文长按识别聆听全文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