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于元代中晚期兴起时,因应国外市场的需求,即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到了明代,官窑厂专门制作皇室所需的器物,也在外来文化影响下融入异域风格的元素,如本期所要欣赏的扁壶即是此一时期的产物。
此器的壶口圆而小,口沿突出为圆唇,颈部短直,中间一圈凸棱,壶腹呈扁圆形,肩上附加对称的小孔,孔内原本穿系一环为饰,此器圆环已经佚失,背面平整无釉,正面如图所示,器表隆起如龟背,中间突起半球状的圆脐,表面布满青花纹饰。
纹饰依照器面的曲折而设计。颈部环绕带状花卉和海水波涛纹,壶腹正面分为三圈纹样,外圈是海水波涛纹,中圈为缠枝花卉,内圈凸脐处绘八角形纹。八个尖角内部填饰叶形纹,中间绘画一朵卷枝莲纹,八角外侧以细密的海水波涛作为地纹。
壶身背面平坦,中间内凹,表面光素无纹亦无釉,呈露胎之状,显然是用来平放的器物,故有「卧壶」之称。此种器形并未见于传统中国的器物里,反而与伊斯兰金属扁壶雷同,由此可知是模仿伊斯兰金属器的产物。
类似的形制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的典藏中,可见当时的仿制风气颇为兴盛。而其胎体洁白、釉色明净温润及靓丽如蓝宝石的青花呈色,都是永乐时期的工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