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1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中国佛像的特色

佛教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佛足、法轮、佛塔等象征物来暗示佛陀的存在。一、二世纪的贵霜王朝开始兴起造像供养的风潮,形成犍陀罗和秣菟罗二大艺术中心,分别呈现西方雕塑与印度本土艺术的风格,到了四、五世纪的笈多王朝,造像风格经过南北交流后,发展出融合性的笈多样式,这些佛像艺术随着教义东传的脚步进入中国,带动中国佛像的制作。

一、外来性的风格

中国早期的佛像制作主要师法印度和西域的造像,其中以犍陀罗造像的影响最为深远。犍陀罗位处中亚要冲,曾被亚历山大远征军所统治,与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很深,所以该地的造像略带西方雕塑的写实色彩。

例如图一为犍陀罗的佛造像,此像以青灰色的云母片岩制作,佛的双腿盘起,结跏趺坐于长方形的台座上,双手放掌于腹前,掌心朝上,彼此交迭为禅定印相,头部后方具有圆形的头光。

佛的头顶肉髻隆起,表面雕刻波浪式的卷发,脸部五官具有深目高鼻、双唇较薄的西方人特征。佛的体格雄健,身上穿通肩式袈裟,袈裟表面浮雕衣褶纹理,形象颇为写实,正是希腊罗马雕刻的风格。

继犍陀罗造像之后,融合了印度南北风格的笈多样式也传到中国,如甘肃省永靖县炳灵寺石窟遗址中,编号169窟的泥塑佛立像,头顶高肉髻,脸型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身躯高大雄健,祂的身上穿着通肩式的袈裟,但是袈裟质感薄而贴体,衣纹线条整齐排列,呈现笈多样式的特色。

二、中土化的风格

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蓬勃发展,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麦积山石窟等大型石窟陆续开凿,造像手法融入中国本土的特色,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推动汉化政策,把南方的汉式风格带入佛教造像里,产生中国本土化的佛像艺术。

例如图二为北魏的佛坐像,此尊造像以石灰岩制作,佛的双腿盘起,结跏趺坐于长方形的台座上,右手上举,掌心朝外,施无畏印,左手朝下,掌心向外,施与愿印,背后有大型背光,背光上面阴刻头光、胁侍菩萨、弟子及火焰纹。

仔细观看佛的头部表现,头顶隆起高突的肉髻,脸型方圆,眉毛略直,双眼微张,向下垂视,鼻梁挺直,但不高耸,嘴角微微上翘,面容清秀,表情和蔼,显然已经是汉人的五官形貌。

佛的身上穿着袒右肩的僧祗支,腰间束带,外面披着袈裟,袈裟表面雕琢衣褶纹理,宽长的下摆顺着台座垂落而下,以阶梯式的形状表现层层相迭的衣褶,质感颇为厚重,此种「褒衣博带」式的服装为南朝士大夫的衣着特征,由此亦可看出佛像汉化的特色。

三、时代性的特色

中国佛像汉化以后,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演变,在不同的时空里发展出相异的形体相貌与衣饰,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时代风格。

例如图三为唐代的佛坐像,此尊造像属于石灰岩制品,佛首顶上高突肉髻,身上穿着袒右肩式的僧祗支,外面披着双领垂悬的袈裟,两腿盘起,结跏趺坐于八角形的须弥座上,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放于膝上,身体后方有大型背光,背光残损,可见局部头光。

佛的脸型圆阔,双颊饱满,眉毛细而弯长,眼睛平视前方,嘴唇丰润,颈部刻画三道横向的弧形线纹。祂的肩部宽厚,胸膛厚实,胸肌大而突起,袈裟表面用浮雕阳纹表现衣褶纹理。

由于佛的脸部和胸部表面打磨细致,因此拥有肌肤般的弹性,突起的衣褶线纹如水波般自然流畅,如实呈现布料的柔软与多层次的垂坠感。写实饱满的造型兼具流畅自然的线条之美,正是唐代佛像的时代风格。

四、藏传佛教的影响

元代以后,佛教造像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在整体形象上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图四为明代的佛坐像,此尊造像为木雕作品,外表涂上金漆、黑彩及红漆。佛的头顶突起高肉髻,肉髻上方有顶珠,身穿袒右肩式的袈裟,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双手曲肘上举,拇指和食指轻捻,掌心相对,置于胸前,作说法印。

佛的脸型方圆,眉目细长,双眼向下垂视,鼻梁秀直,双唇轻抿,神情庄重柔和,是明代造像的特色。然而,头上肉髻高耸如锥形柱,袒身处露出胸乳,并非传统汉式造像的风格,而是受到藏式佛教美术影响的造型。

类似的影响亦可见于元明清时期的菩萨像里,使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

本年度的佛像专题至此告一段落,明年开始,本专栏将推出新的「文创系列」,用崭新的角度介绍古代器物的设计方法,欢迎旧雨新知批评指教。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