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在中国经历了八千余年的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意涵。它是君子比德的标的,是君王祭祀的贡物,也是后世富贾把盘的玩物……。然而从天然的玉石到形态各异的玉器,这中间离不开治玉工人的巧思。本期笔者会带领大家走进玉工的设计世界,还原这一识材成器的过程。
一、省工省料
玉是珍贵的美石,本身难以获得,加之硬度较高,不易雕琢。因此如果可以依照玉原石的天然形态进行加工,则可以节约玉料及制作的时间成本。这样的道理似乎看上去非常简单,但玉工仍需解决实际需求和天然玉料形状间差异的难题。因此好的玉工会整合以上诸多因素,并加上自身艺术创作,设计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玉器成品。
例如此次展出的汉代玉鸟(图1),就完美的诠释了“省工省料”的设计理念。这件玉鸟初看是选取了鸟的侧面进行雕琢,细节处理的十分精致,双眼炯炯有神,羽冠飘垂于后背,身体两侧有浮雕的羽翅。这些部分都采用了单一的侧面视角取像。但是玉鸟的尾部却打破了原有视点上的统一,选取了俯视的取像效果。也就是说这件玉鸟组合了侧视和俯视两个视点。这种违背“常理”的设计正是依料施工同具体需要妥协的结果。玉工期初得到的玉原石厚度有限,但是却需要制作鸟的侧视像,然而鸟的头部、身体以及尾部对玉料厚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玉工就想出了变幻视点的解决方法,将玉鸟“适应”在一块厚薄不均的玉料里。除了类似玉鸟这样的圆雕玉器之外,大量的片状玉器也体现出了依料施工、省工省料的设计理念,战国时期千姿百态的龙形玉佩虽然变化多端,但部分龙形佩的外部轮廓却是规整的方形或三角形(图2),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呈现方式也是依料施工的直接结果。
二、物尽其用
虽然玉工在设计器物造型时会尽可能的贴近玉原石的本身形状,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实际需要的器物造型严整,难以发生变化。这就会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余料,如何让他们物尽其用也是在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璧形器是中国古玉发展史中长盛不衰的主要器型,内圆外圆是其最为基本的要求,如此规整的造型致使在加工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有弧形边缘的余料。这些余料经过玉工的精心规划也使其成为兼具美观和实用的玉器。例如此次展出的这件汉代玉带钩(图3),就是余料再设计的佳品。此件带钩钩首设计为龙首,底部钩钮为方形,确保了实用功能。但钩身的一侧呈现出不规则的弧形,则表明其原先应该是圆形器物的边缘余料。这种物尽其用的设计理念也是古玉设计师们对依料施工在实践上的诠释。除此之外,玉工还能够根据玉料的色泽、瑕疵等原料特征进行装饰纹样上的刻画或镂空设计,使天然材料能够更好的适应成品的要求。
“识材成器、依料施工”,这些古人运用的设计语汇也是能够启发时下设计师创意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