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9 期文章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法相姿仪—佛造像

由于佛教经典对于佛和菩萨的形象有一些描述,这些描述内容就成为古人造像的依据。但是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从外域形象转变成汉人的造型,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代造像也有显著的差异,形成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情况,因此本文先以佛造像为题,介绍佛陀形影的变化。

一、秀骨清像

佛像传入中国初期,仍然保持着印度和西域的风格。北魏时期因为游牧民族性格强悍,佛教造像具有雄壮浑厚的气势,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以后,开始转成汉人的容貌与服饰,出现「秀骨清像」的风格。

例如图一为东魏的佛立像,此尊造像是圆雕式的单尊立像,背光残损,身光全佚,仅留部分头光。虽然佛手亦有断缺,但是大致完整,他的右手上举,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左手向下,掌心朝外,持与愿印,跣足立于莲台上。

佛首的肉髻高高隆起,表面布满涡形螺发,身上穿着偏袒右肩式的内衣〈僧伽梨〉,胸前系着宽带,外面披着双垂领式的袈裟,袈裟上面以浅浮雕技法表现衣褶纹理,阶梯式的衣褶上下起伏,很能表现衣着布料层层迭迭的立体感。

仔细观察佛的面容,脸型长圆,眉目细长,眼睛微微张开,鼻梁挺直,嘴角轻抿上扬,带着一抹微笑,清秀俊朗的面貌,具有超然脱俗的飘逸之感,即是北魏至东魏时期所盛行的「秀骨清像」风格。

二、端重柔和

佛陀造像发展到了北齐,又有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佛陀的头部、脸部及衣着等处来观察。

例如图二为北齐的佛立像,佛首肉髻低平,表面光素无纹,身上穿着袒右肩式的内衣,外面披着双领垂悬式的袈裟,由于双领太长,所以将右领往上拉提,披覆在左肩上,双脚微开,跣足立于小圆台上。

佛陀的脸型略显丰圆,眉骨微凸,眼睛瞇成一条线,其实是向下垂视的样子。鼻梁通直,嘴巴小巧,轻抿的嘴角与朝上扬起的眼角彼此呼应,好像发自内心的微笑一样,沉稳内敛。

佛陀的面容沉静,笑容温雅,袈裟表面用阴刻的弧形线纹表示衣褶纹理,流畅的线条与脸部表情相得益彰,使此尊造像呈现端重柔和的风采,是北齐造像共有的特色。

三、丰腴敦实

唐代社会开放,对外交流频繁,各种文化兼容并蓄,成就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在人物审美观念上,以「肥」为美,使佛陀造像亦有造型饱满的特征。

例如图三为唐代的佛坐像,佛的头上肉髻隆起,表面光素无纹,身上穿着袒右肩内衣,外面披着双领垂悬式的袈裟,结跏趺坐于八角形的须弥座上,后面的背光残损,表面可见浅浮雕式的头光。

佛的左手屈肘向前,掌心朝下,平放在腿上,右手屈肘上举,掌心向外,施无畏印,宽长的袈裟垂盖在须弥座上,形成「裳悬座」的样式。台座中间束腰,底下外扩,以覆莲瓣纹装饰,并有「阿弥陀佛」的题记。

佛的面颊丰腴,眉目细长向前平视,嘴唇丰厚,颈部刻画三道线纹。他的肩膀宽大厚实,体态雄健壮硕,浮雕式的衣纹顺着身躯起伏变化,线条流畅自然,呈现唐代造像饱满、写实的风格。

四、沉静庄严

元代以后,佛教艺术渐渐走向衰微,佛像的造像受到藏密传入的影响,融入藏式的佛教艺术,使佛教造像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图四为明代的佛坐像,此尊佛像以铜制作,头顶用石青着色,其余表面镀金,成为鎏金铜。披肩和袈裟的衣领及袖笼等处,还有繁密的花卉纹装饰,以耀眼的金色和华丽的纹样展现金身妙相的美好。

佛的头上隆起圆弧形的肉髻,表面螺发呈尖锥状突出,中间有肉髻珠,身上穿着双领垂悬式的袈裟,肩上披着披肩,胸前袒露,有一个「」的标志,腰间系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于椭圆形的垫子上,双手仰掌迭放于腹部前方,作禅定印。

他的面相方圆,眉目细长,眼睛向下垂视,双唇略薄,嘴角微带笑意,颈部亦有三道颈纹,是从唐代传承下来的表现,肩部宽厚,姿态平实,衣褶偏向形式化,不如早期的流畅自然,但是沉静庄严的相貌与体态,仍然属于明代佛像的特有风格。

佛陀的造像以经典为根据,再依各代的审美观念而制作,所以各代皆有不同的特征,掌握其间的差异,即可进行鉴定与欣赏。下期将以菩萨为题,介绍各种菩萨造像的风格。

我要留言

欢迎您留下联络资讯,我们将由专人与您联系

输入验证码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