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查詢

字级:
小字级
中字级
大字级

艺文飨宴

选择分類:
陶俑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器物,它的使用历史十分悠久,是记录当时社会生活及思想史的重要研究物件。纵观中国的陶俑发展史,汉代和唐代是比较突出的两个时代。汉代是陶俑发展历史中十分重要的整合期,它一方面继承了秦朝的制陶经验,同时又根据时代所特有的文化背景创造出了新的类型和品类,且不同地域的陶俑也各具特色。
青花瓷器主要以笔绘方式制作纹饰,部分器物结合“贴、塑、刻、划”等胎体工艺技法来丰富纹饰的表现,如本期所要欣赏的明永乐时期青地白花波涛龙纹扁瓶即是其中一例。
红釉是以铜或铁为着色剂所烧成的釉色。铜红采高温还原焰烧,铁红则用低温氧化焰烧。二种着色剂的差异,再加上烧窑温度与窑内气氛的改变,会使成品产生不同的色泽与质感。
“釉”是覆盖在陶瓷器表面的玻璃薄层,如果在釉料里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不同的温度与焰性烧造之后,能够产生相异的色泽,自古以来就是保护胎体、美化陶瓷的方式。
明代永乐皇帝重视边疆经营和海外贸易,派遣使者出访西北、西南、北方诸国及西洋等地,许多外国文物随着交流的脚步输入中国,成为青花瓷器的仿制对象,如本期所要赏析者即是此类作品。
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与康熙、雍正二朝并称康雍乾盛世。由于乾隆皇帝个人雅好文物艺术,十分重视陶瓷器的生产,因此瓷业发展欣欣向荣。
中国玉器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数量大幅减少,直到隋唐以后才重新蓬勃起来。
雍正皇帝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君主,为人处事严谨苛刻,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他个人学养丰富,雅好文玩器物,且热衷瓷艺,于皇子时期即在雍王府内设置作坊烧制瓷器。
彩绘瓷从元代兴起之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绘为主,明代一方面发展低温釉料彩绘瓷,另一方面将青花与釉上彩绘结合,产生五彩及斗彩。
TOP
在线客服
客服时间
周一~周五 08:30~18:00
400-920-6568
800-820-016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