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瓶龙纹设计
永乐梅瓶为小圆口、短颈、丰肩、长腹上宽下窄的造型,龙纹大多绘于腹部,以云纹和海水纹衬托。
例如图一为明代永乐时期的梅瓶,口沿向外突出为圆唇状,颈部短而窄,肩部圆阔,腹部深长,表面绘画一条龙纹。龙首平抬,曲颈挺胸,灵长的身躯呈波状弯曲,环绕瓶腹一圈,四肢前后开展,头部鬃毛朝上飘起, 肢肘处的关节毛往外飞扬,气势颇为威武。
龙纹上方绘画朵朵祥云,下方则是波涛汹涌的海水,利用肩部和腹下部的器面,铺陈出上天下海的神通之感。类似的形纹设计亦可见于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所出土的明永乐青花海浪白龙纹撇足梅瓶上。
明永乐 青花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上窄下宽,表面龙纹采一上四下的群体组合设计。(图二)) 二、玉壶春瓶龙纹设计
玉壶春瓶为敞口、长颈、坠腹的造型,由于瓶身较长,器面宽窄变化较大,适合多龙纹的群体设计。
例如图二为明代永乐时期的玉壶春瓶,此器的瓶口外敞如喇叭状,颈部收窄,向下延伸,肩部斜溜,腹部外扩,底下具有圈足,全器除了足墙之外,皆以龙纹为饰。
颈部的龙纹较大,昂首挺胸环绕一周,其余四个龙纹的形体较小,以首上尾下的形态平均分布。每个龙纹皆有眼镜眼、风车爪、翘嘴唇、头上鬣毛成束往前飘等特征,龙纹周边散布著大大小小的云纹,近底部波涛汹涌,运用上窄下宽的器形,展现飞天潜渊的神性。
明永乐 青花扁壶 此器以连续性的花卉纹,将前后二个龙纹串连成彼此呼应的整体。(图三) 三、扁壶龙纹设计
扁壶是圆瓶头、扁形腹的造型,龙纹大多装饰在腹部,依其形制作正背两面的设计。
例如图三为明代永乐时期的扁壶,此器的圆口外敞,颈部略微收束,腹部横阔成扁圆形,底下有椭圆形的圈足。口沿下方用细笔勾画回纹,颈部环绕带状花卉,腹部分为前后二面,各绘一条龙纹,正面龙首翘鼻张口,向后回转,身体起伏如波,四肢前后张开,与背面龙纹彼此呼应。二个龙纹周边布满缠枝花卉,为相隔两处的龙纹连成一个整体性的空间,好像绕著瓶身追逐一般。类似的纹样亦可见于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所出土的明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扁壶上,该器以细密的波涛纹铺陈出海里蛟龙的形象,也是同一概念的设计。
明永乐 青花葫芦扁瓶 此器以回纹为框,框内龙纹自成一个画面,呈现前后对称的状态。(图四)(照片来源:中国名陶日本巡回展) 四、葫芦扁瓶龙纹设计
葫芦扁瓶分为上下二部分,上半部为瓶头和颈部,呈窄长的圆管状,下半部为扁圆形的腹部,龙纹即绘于此区块上。
例如图四为明代永乐时期的葫芦扁瓶,口沿勾勒线纹方折的回纹,其下逐渐加宽,最宽处环绕一圈半钱纹,颈部收窄,颈腹之间用卷草纹区隔,腹部呈扁圆形,由于侧面转折方硬,纹饰并不连续,所以龙纹分别绘于正背两面上。
龙首位于上方,翘鼻张口吐出舌头,龙身曲绕为S形,尾巴朝前卷起成半环状,龙身下方波涛汹涌,周边则是飘悠的浮云,边缘环绕一圈回纹为框,背面纹饰与其类似,虽然二者并不互相连属,但其前后呼应的形态正是配合此种圆器形所作的设计。
五、盖罐龙纹设计
盖罐呈大圆口、短直颈、斜溜肩、腹部外鼓的造型,以龙纹装饰的时候,大多绘在圆阔的腹部上,作为全器的主纹。
例如图五为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所出土的明代永乐时期盖罐,此器的盖体呈覆盆状,顶部有宝珠形的盖钮,以子母口的形式和罐体扣合,罐体腹部圆阔,底下收窄成足,表面布满壸门纹边框、带状灵芝、回纹、带状花卉、云龙纹及海水纹等多层纹样,并以云龙纹作为主纹。
龙纹共有一对,平均分布于圆阔的腹壁上。龙首翘鼻张口,吐出舌头,胸部前挺,身躯拱起如桥,长尾上扬如波,四肢前后展开,鬃鬣和须毛皆朝后飞扬,龙身周边布满云朵,其中有一圆珠纹,位于二个龙首之间,形成双龙戏珠的景象。
由于大罐的鼓腹圆阔,上下方的器面相对较窄,因此除了以带状回纹和花卉纹样陪衬之外,底下的海水波涛纹亦局限于底部,以腾出较大的空间来展现云龙纹所处的广阔空间。
上述五种器物同属于立式的瓶罐,龙纹装饰其上,会随著器身的宽窄变化而有相异的组装形态,此一方法为宣德时期所继承,并将其发挥在更多的品类上,详细的情况将留待下期分解,敬请读者继续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