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像以石、木、泥、铜等材质制作造型后,还要加以贴金彩绘才算完成,但是在千百年的岁月里,佛像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等气候的影响,或因人为因素而埋入地下,大多无法保持光鲜亮丽的形象,有的覆满尘土,有的彩绘褪尽,有的斑驳龟裂,或是长满锈斑,这些变化普遍见于古代佛像上,是鉴赏佛像不可忽略的课题,本文选取泥土附着、黏性物质、彩绘褪色、木质龟裂、青铜铜绿五项,介绍佛像的材质变化。
一、泥土附着
泥土是出土佛像最普遍的附着物质,其颜色为灰褐色,形态呈块状或粉屑状,但是仅止于附着,也比较容易拍落,不会影响到佛教造像的材质。
例如图一为北齐的菩萨立像,菩萨头戴宝冠,身穿天衣和长裙,肩上有圆形饰品,胸前佩挂长串璎珞,手上戴着腕钏,跣足立于圆台上。菩萨的脸型长圆,眉毛弯曲,鼻梁修直,嘴角上抿,面带微笑,清秀的面容、华丽的衣饰及端丽娴雅的姿态呈现北齐造像的风格。
此尊造像以石灰岩雕刻造型和纹饰后,再敷上彩绘颜料来装饰,目前表面除了有彩绘颜料之外,还有许多泥土,这些泥土的厚度不均,局部有结块的现象,从泥土剥落处可以看到彩绘颜料会脱落,但是石质本体并不会因为泥土的附着而产生变化。类似的泥土附着现象亦可见于山东青州出土的佛像上。
二、黏性物质
出土佛像的附着物质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除了常见的泥土之外,有时也会看到某些黏着力比较强的黑褐色物质。
例如图二为北齐的佛立像,佛头顶上的肉髻隆起,螺发整齐排列,长眉弯曲,鼻梁挺直,双眼向下垂视,神情肃穆宁静。佛的身上穿着僧祗支和袒右肩式袈裟,胸前扎着一条束带,袈裟自左肩披覆而下,宽长的衣摆垂挂在屈肘的左臂上,表面以浅浮雕凸棱表现垂坠的衣褶纹理,线条简洁流畅。
此尊造像也是石灰岩制品,表面原有贴金彩绘作为装饰,目前除了残留少量的彩绘颜料之外,还有许多黑褐色的物质,这些黑褐色物质紧紧附着在佛像的表面上,与佛像肌理黏着在一起,也是入埋环境对造像的影响。
三、彩绘褪色
古代的佛教造像中,以石、泥、木、夹纻等材质制作者大多有贴金彩绘的装饰,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后,这些贴金彩绘都会发生褪色和剥落的现象。
例如图三为北齐的佛立像,佛首已佚,躯干略呈扁圆柱状,佛身穿着圆领通肩式的宽版袈裟和长版内衣,肩部圆缓,胸部宽厚,右手自然下垂,手指微弯轻提袈裟,左手屈肘平举,双腿平直站立,体态平稳庄重。
佛衣表面没有雕刻衣褶纹理,只是以圆缓的凹弧面表现衣着贴体的样子。灰蓝颜料勾勒圆领、袖口及衣摆等边缘,再于内部画上横竖相连的线条作为框界,形成上下相连、左右交错的界格。
界格内部用各色颜料和贴金方式绘画佛陀、菩萨、飞天、人间、动物、鬼道及地狱道等图像,在自然风化的影响下,这些贴金彩绘除了有剥落现象之外,残留的颜料也因褪色而失去鲜丽的色彩,此种情形于各个石窟寺院中极为普遍。
四、木质龟裂
木质也是古代佛教造像的媒材之一,因为质地轻、取得容易及雕刻方便等因素而广为佛教寺院所采用,然而木质容易腐朽,时常毁于水火之灾,少数留存至今的珍品,也往往有龟裂和受蚀的现象。
例如图四为辽代的观音坐像,观音菩萨的头上戴着华丽的宝冠,宝冠中间有一尊阿弥陀佛坐像,宝冠之下的发丝缕缕分明,脸型方圆饱满,双眼细长向下垂视,身上穿着宽松的袍服,下身着裙,腰间系带,胸前佩挂串饰,双脚向上盘起为跏趺坐姿,双手平放于腹前,神情端庄严肃。
此尊造像以木材雕刻而成,表面原来涂绘了红、黑、白等彩绘,如今彩绘颜料纷纷脱落和褪色,露出造像本体的木材质地,我们可以看见菩萨身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缝隙,脚上的缝隙宽深,正是木质龟裂的现象,类似的情形亦可见于其他的公私收藏中,是木质佛像共有的特征。
五、青铜铜绿
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也是佛教造像的媒材,所制作的青铜佛像本来呈金黄色,受到空气里的湿气影响,或是长期入埋土中,表面会因为氧化作用而生锈,变成灰青色,所以称为青铜,而此铜绿即是材质变化的表现。
例如图五为明代的韦驮像,韦驮头上戴着头盔,盔顶以翎毛装饰,身上穿着铠甲,下着战裙,双腿绑着护膝,脚套战靴,双手合十,开步站立,神情英勇,姿态雄健威武。战袍表面缝缀盾形牌饰,表现金属坚硬的质感,腹前加饰一个瞠目露齿的狮面,具有保护和强化气势的双重功能。
此尊造像以铜合金铸造而成,质感坚硬,并有一些金属的光泽,韦驮脸部、战袍及靴履等处皆呈灰青色,正是氧化生锈所产生的铜绿现象。相同的改变亦可见于各公私收藏的铜质造像上。
佛像的材质变化与环境息息相关,了解其生成原因与特征后,对于古代佛像将有更深入的鉴赏。下期将从“工”的角度介绍古代佛像的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