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无数的阿布扎比扎耶德国际机场,近期以新锐之姿,横扫各项设计与服务评比,究竟这座落成才一年多的新颖航厦,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打开航空界深具指标意义的Skytrax评鉴,早从2000年以来,新加坡便年年跻身全球最佳机场之列,其中甚至有12次还拿下冠军;而且即便面对香港赤腊角机场、首尔仁川机场、杜拜国际机场、卡达哈马德国际机场等亚洲、中东劲敌不断进逼,25年来也从未滑出最顶尖的前三强排名。
很少机场能在电影中如此抢镜,但是阿布扎比做到了!在汤姆.克鲁斯不久前推出的《不可能的任务:致命清算》(Mission: Impossible–Dead Reckoning Part One),紧凑的运镜、紧张的节奏之中,那纯白的摩登机场不是片场搭建的场景,而是启用才一年多的阿布扎比扎耶德国际机场(Zayed International Airport)。
它不仅被凡尔赛设计奖(Prix Versailles)选为2024年全球最美机场之一,也从Skytrax的2024全球最佳机场(World's Best Airport)脱颖而出,在全世界五百多座机场当中领先群伦。
为了纪念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建国先贤(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这座原先的阿布扎比国际机场(Abu Dhabi International Airport)在去年二月才刚更名为扎耶德国际机场,不仅推出全新的视觉识别系统,融入阿布扎比地标—豪森堡(Qasr Al Hosn Fort)、当地传统的达乌帆船(Dhow Boat)、椰枣树与沙漠落日作为主题,同时也以这座极度新颖现代的航厦建筑,进一步推升阿布扎比的中东航运枢纽地位。

异军突起 中东成长最快航空枢纽
这座2023年11月才启用的扎耶德国际机场建筑被称为A航厦,光是最初两个月就迎来四百多万旅运人次以及两万四千多架次航班,未来容量满载时更预期每年可胃纳高达4,500万旅运人次。相较于2020年阿布扎比通航100座城市,在新机场与新加入的航班助力下,到了2024年已增加至125座城市,达到超过20%的成长。
这座花费30亿美元建成的航厦建筑,整体面积广达742,000平方公尺,包括35,000平方公尺的零售与餐饮空间,进驻163间店铺与餐厅,可容纳79架客机停泊。
更值得关注的是,簇新的机场不仅美轮美奂,也很着重在提升效能,亮点之一就是采用了目前全球最顶尖的新颖生物辨识技术,设置九处生物辨识检查站,让通关检查更为自动化。这些技术被运用在更多的自助行李托运柜台、出入境电子通关过道,以及登机闸口,借由先进的脸部辨识技术来侦测、确认旅客身分,有效缩短旅客的等待时间。
此外,中央集中式的行李处理系统,也大幅增进了装卸行李的处理效率,不仅每小时可以处理高达19,200件行李,也让转机时间最低可降至45分钟,增强枢纽机场的输运便利性。

X形布局 创造最高使用效率
在设计上,这座航厦的外观设计灵感取自绵延起伏的沙漠沙丘,交织伊斯兰文化常见的几何图案,呼应阿布扎比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借由巧妙使用具有曲面斜度的玻璃帷幕立面,大量引进自然光线,让室内产生更明亮开阔的空间感。
最特别的是,从空中鸟瞰呈现X形分布的航厦,为让旅客在航厦当中往来能有更清楚的方向感,便为延伸而出的四个端点设定主题,分别象征阿布扎比的沙漠、海洋、城市、绿洲等环境元素,不仅增强运作机能,也让旅客动线更有效率,让航厦每小时能同时容纳11,000旅运人次,比之前的容量成长一倍,未来更可望最高达到每年容纳4,500万旅运人次,比之前的容量还增加一倍。
在提升使用者体验与融入便利舒适的同时,航厦同时也兼顾了空间的效能。因此在设计阶段就不断以电脑程序模拟X形平面布局配置,让机场运作的效率与旅客动线的流畅更为优化。
这种X形的航厦布局,可让机场不同端点之间的步行距离降至最低,根据实测数据,旅客从踏进机场大门到前往登机门的步行时间,在最佳状态下可以控制在12分钟之内,因此无论是搭机或转机,都能让旅客以最方便的方式前往登机闸口或入境大厅,借此鼓励旅客采用步行方式在机场内交通,减少轻轨电车或电动车等人工载具的使用。
这座航厦的幕后设计功臣,是来自美国的Kohn Pedersen Fox(以下简称KPF)建筑事务所,从管制区到非管制区,大至建筑空间,小到室内家具,全都一手包办了设计细节。
为了达到整体设计的一致质感,这家建筑事务所建立了贯穿整座航厦的设计语汇,包含一系列的设计规范,让各种细节,由办理报到手续的航空公司柜台到天花板垂悬的吊灯,都能与空间及建筑完美融合。

减柱设计 空间更形开阔敞亮
长达319公尺的航厦,设计理念致力于让所有设施都涵盖在同一座屋顶之下,因此借由拱顶支撑结构,减少列柱使用,让航厦内的空间运用可以依照报到手续、行李托运、海关检查等需求而调整,更具弹性与效率。
而为了减少列柱的使用,航厦内采用了长达180公尺的最大型拱顶支撑结构。这种造型流线的拱顶支撑结构,让天花板看起来轻盈无比,几乎呈现无重量的状态。而出境大厅挑高也达到50公尺之谱,在减柱设计的主轴下,让空间更开阔宽敞。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当中,一方面既要引进充沛的自然光线,一方面又要防止强烈的日照减损空调效能、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因此设计团队选择不在建筑屋顶设置遮阳板,因为暴露在自然环境当中的遮阳板很容易受到沙尘暴的影响。
建筑团队改采另一设计策略,借由巧妙利用起伏延伸的屋顶曲面,并让建筑立面产生微微的倾斜,降低沙漠烈日直射进入室内。另一方面同时也减少航厦的玻璃帷幕使用,并采用高效能的特殊隔热玻璃,借由玻璃窗面的配置位置,来控制阳光直射的角度。
巧妙融合艺术 创造视觉亮点
为了在巨大的空间当中产生视觉的平衡,设计团队也在航厦当中设置了数座装置艺术作为视觉焦点,像是航站正中间的“Sana Al Nour”,就堪称中东地区最大的艺术装置,光是高度就有22公尺,直径也达到壮观的30公尺,以1,632片带有弧度的透明玻璃进行组构。
负责操刀这件作品的Carpenter | Lowings设计公司表示,创作灵感汲取自阿布扎比当地传统的巴吉尔(Barjeel)通风塔楼,不仅成为视觉亮点,同时也真正具有引导通风与采光的效果。借由将光线与气流由出境大厅导引至入境大厅,提高整体航厦的能源使用效益,减少10%耗能,成为将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完美结合的范例。
另外航厦内的“焦点阶梯”(Feature Staircase),除了可让旅客当作方向指标,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有鉴于许多机场设计多将重点放在出境大厅,这座机场想要打破这种不均衡的局面,特别强化入境动线设计,让所有旅客一抵达就能惊叹于航厦的壮观空间。因此这道“焦点阶梯”巧妙将入境廊道与入境大厅串接,让旅客一下机就能对阿布扎比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
▲波浪造型的屋顶,呼应中东地区绵延起伏的沙漠山丘意象。
▲从空中俯瞰,航厦呈现X型的放射状平面。
▲出境大厅的航空公司报到区以弧形流线与曲面屋顶互相呼应,大跨距的拱顶结构,为室内创造敞亮的开放式空间。

▲Y型结构柱与弯月造型照明装置。
▲候机室大厅以大片窗面营造开敞空间氛围。
▲借由巧妙的屋顶结构,兼顾自然采光与遮蔽日照的需求。
▲旅客接送区也充满浓厚的空间设计感。
▲“Sana Al Nour”汲取传统通风塔楼意象,不仅成为视觉焦点,同时也具有引导通风与采光的效果。
▲“焦点阶梯”巧妙将入境廊道与入境大厅串接,让旅客一下机就能对阿布扎比产生深刻视觉印象。